● 摘要
摘? 要
2001年第八次课程改革中第一次出现了“综合性学习”一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颁布以及新课程标准在初级中学的普遍实施和进一步贯彻落实,综合性学习已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涌现出来,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施的指导意义。然而,“综合性学习”这种新理念实施十多年的今天,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方面的综合性学习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初中在自己固有的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资源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表现出诸多的不足。本文就试图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结合教育的客观规律,在笔者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将蓝田县蓝关镇尧山初级中学作为案例,开展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的调查,发现其中的现状和问题,并分析现状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和实施的策略,借以指导广大农村学校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
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是讨论在时代发展和语文教育改革的形势下,研究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缘由、综述、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本部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进行界定和概括出其特点,为以下几个部分内容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第三部分:本部分罗列出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最后找出解决这种现状的对策。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有:1、思想上不重视。⑴学校领导追求升学率,制定政策制度来考核教师;⑵教师围绕“中考”指挥棒训练学生的各种应试能力;⑶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2、农村初中条件不允许。3、教师们对新课改理念理解不深。4、农村择校留守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的原因有:1、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没有深入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心理。2、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阻碍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农村初中的开展。
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给出了以下优化策略:1、在观念上,转变农村教师的培训观,用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指导农村教师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多方面、多途径提升农村教师素质,进而逐渐转变学生的学习观;2、在实施过程中,完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模式,采取多样的活动形式,吸引师生积极自觉地参与进来;3、评价学生在语文综合性活动中的表现时,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发挥发展性评价的主导作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人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四部分:本部分着重研究经济条件落后、交通不便利、资源贫乏的农村初中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第五部分:从意义、原则和方法三方面研究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一改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的运用,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快乐中自由自在的学习成长。
第六部分: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以人教版七至九年级每册每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录、学习形式及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例,本部分写出了该主题语文综合性活动实施过程及教学反思。
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资源开发;评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