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817地球科学导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举例说明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差别。
【答案】(1)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是指以人类活动为生态环境中心,按照人类的理想要求建立的生态系统。如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等。
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①社会性
即受人类社会的强烈干预和影响。
②易变性
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随人类活动而发生变化,自我调节能力差。
③开放性
系统本身不能自给自足,依赖于外系统,并受外部的调控。
④目的性
系统运行的目的不是为维持自身的平衡,而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
人工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环境(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和人类(包括生活和生产活动)三部分组成的网络结构。人类在系统中既是消费者又是主宰者,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才能维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2)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海洋等。由于人类的强大作用,绝对未受人类干扰的生态系统已经不存在。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分为:
①水生生态系统
以水为基质的生态系统。
②陆生生态系统
以陆地土壤或母质等为基质的生态系统。
2. 解释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
【答案】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3. 板块运动与地质构造、火山活动、地震灾害的关系?
【答案】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的,而是由多个板块拼和而成的。全球有6大板块,它们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中,使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板块运动是形成不同地质构造、引起火山活动和地震灾害的重要原囚。
4. 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具有弹性、塑性和粘性?
【答案】地球具有弹性、塑形和粘性的证据如下:
(1)地球的弹性、塑性
固体潮的存在说明固体地球具有一定的弹性,固体潮就是弹性地球在口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弹性变形。由于物质密度分布上的差异、弹、塑性变形及自转的影响,地球更为准确的表面形态略似于一个“梨形”(严格地说高度应大于宽度):据人造卫星轨道参数分析,地球北极比标准的旋转椭球体要凸出约l0m ,南极则阴进约30m ; 北半球的中纬度区稍稍凹进,在南半球则稍稍凸出。
(2)地球的粘性
从理论上讲,在一个完全弹性体中应该没有能量的损耗。因此,地震时除了面波因扩展而发生的几何衰减外,其他类型的地震波应该没有运动衰减。这样地球如果一旦发生某种形式的振荡,也就应该永远继续下去。但这一分析结果与观察事实相矛盾,表明地球有一定的衰减存在,并非是一个完全的弹性体。
5. 趁无月晴夜机会,抽空学习认识一些著名星座,以及天球上北极、黄道的位置(见下图)。
【答案】天球上北极、黄道及一些星座的位置见下图:
6. 土壤的基本组成有哪些? 什么样的组成对植物的生长最有利?
【答案】(1)土壤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土壤的无机组成即矿物质,土壤中的矿物质又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种基本类型。
②土壤的有机组成,主要包括原始组织及其部分分解的有机质和腐殖质两种类型。
③土壤水分。
④土壤空气。
(2)对植物的生长最有利的组成
肥力良好的土壤应是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具一定团粒结构的,理想的土壤体组成应为含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和空气各占20%~30%。具有良好肥力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最有利。
7. 海啸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答案】(1)海啸定义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海底或海岛火山爆发以及海底塌陷、滑坡和地裂缝等激发而引起的一种重力长波。因此可以看作是它们(尤其是地震和火山)引起的一种次生灾害。
(2)海啸的能量来源
①地震
海底地震的震源较浅,一般要小于20~50km,且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尽管无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作用或海底的弹性震动也可以引起比较弱的海啸,但一般情况下,海啸皆伴随着海底的大面积垂直运动而发生。
②海底或海岛火山爆发
③海底塌陷、滑坡和地裂缝。
④海底进行的核爆炸
海底进行的核爆炸也引起过人工海啸,并且逐渐发展成为研究海啸的一种有效手段。
8. 气压系统有哪几种类型? 系统中的气流有何特征?
【答案】(1)气压系统主要包括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两种类型。
(2)系统中气流的特征为:
①气旋是指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水平空气涡旋,也是气压系统中的低压。北半球气旋中低压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南半球的气旋则呈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②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空气涡旋,也是气压系统中的高压。北半球反气旋中,低层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南半球反气旋则呈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反气旋的水平尺度比气旋更大。
9. 试说明古猿(动物)与猿人(早期人类)的根本区别和识别标志?
【答案】(1)古猿(动物)与猿人(早期人类)的根本区别
古猿与猿人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仍停留在动物本能的劳动形式,只会使用天然工具; 而后者己经有意识地能够自己制造工具。
按照制造工具的工艺水平和相应的身体结构特征(如骨骼粗壮程度、脑容量大小、直立行走姿态等),史前人类可以区分为猿人(含早期猿人,又称能人和晚期猿人,又称直立人),古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