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学位]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题库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个案研究

【答案】个案研究是指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的特点是焦点特别集中,对现象的了解特别深入、详细。

个案研究通过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洞察,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生动、具体、详细的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事物或事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而且能为后来较大的总体研究提供理论假设。因此,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定性资料

【答案】定性资料是指研究者从实地研究中所得到的各种以文字、符号表示的观察记录、访谈笔记,以及其他类似的记录材料。

定性资料的特点有:

①来源的多样性。实地研究中的资料既有观察得到的资料,也有访谈得到的记录,还有其他一些随笔式的、日记式的、感想式的笔记和现场中得到的其他相关材料。这种来源的多样性特征使得定性资料在形式上以及在构成上都显得更加复杂。

②形式的无规范性。实地研究中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无论是观察记录,还是访谈记录,或是其他各种笔记,它们从内容到形式,往往处于一种零散的、杂乱的、无固定结构的状态中,表现出明显的无规范性特征。

③不同阶段的变异性。在实地参与中,研究者所得到的是原始记录; 在资料整理中所得到的是主题编码、分析备忘录等; 而在最终的报告中所出现的则是经过选择和处理的资料。

3. 随机指派

【答案】随机指派是研究者用来解决实验中两组对象相同性问题的另一种办法。随机指派的逻辑和程序十分简单,即完全按照随机抽样的原理和方法来将实验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

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有如下三种:

(1)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每一个具体的对象是去实验组还是去控制组;

(2)简单地按单双号来决定每一个对象是去实验组还是去控制组;

(3)按照排列的顺序或实际抽取实验对象时的先后顺序来决定。

4. 交互作用效应

,外部因素的影响(U )【答案】交互作用效应是指实验刺激(自变量)的影响(用E 表示)

与前测干扰影响(P )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

5. 实证主义

【答案】实证主义是由法国人奥古斯特·孔德提出来的,“实证”一词具有五个方面的含义:①实证意味着真实; ②实证意味着有用; ③实证意味着肯定; ④实证意味着精确; ⑤实证意味着相对。实证主义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

,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

二、思考与实践

6.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卞要特点又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

【答案】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在经验研究中则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

(1)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

实证主义强调把“社会现象”当作客观存在的“物”来看待,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同时,这种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以重复的。实证研究者受到自然科学量化研究范式的影响,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定量的研究才符合科学的要求,才具有价值。而社会学要取得进步,量化的测量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典型特征。

(2)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

与实证范式相反,人文主义的解释范式是一种定性研究范式,认为研究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社会行为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的特殊性,考虑到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差别,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典型特征。具体而言有两个方面:

①从本体论上看,定性研究范式假定人类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来完成一切认知。同时,人的行动也是社会取向的,“我”毕竟要走向“他人”。因此,人不仅通过自我来追求意义,同时也必须通过他人来赋予世界意义。

②从认识论上看,它强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只受知识内在理性原则的限制或是纯粹由理性推论而来,它是由主体的意识作用在日常生活世界不断与其他的人或事物的接触中,来建立可供沟通的知识。即知识的形成是经由“协商”的过程而来。因此,人们应从相互主体的立场,交换彼此的观点,并用来诊释行为的意义,进而建立日常生活中共识的规则或知识。

(3)实证主义方法论与人为主义方法论代表着观察和认识社会世界的两种不同视角。两者本身无优劣之分,都是进行社会学研究的传统范式和方法论。

7. 简述文献研究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1)文献研究的优点

①无反应性。文献研究不会打扰研究对象,也不会对这些研究对象发生影响。由于各种形式的文献研究都不需要直接同人打交道,而只是利用和分析那些业己存在的文字材料、数据资料以及其他形式的信息材料。因此文献研究在保障资料客观性方面有其他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

②费用低,省钱省时。一个社会研究者总可以在没有足够的经费、时间和人力的情况下,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因为它既不需要大批的调查员,也不需要特定的设备和仪器,研究者独自一人就可以进行,只要相应的文献资料可以查阅和收集到。

③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特别是,我们在研究某一历史时期中的人们或事件,要采用其他的社会研究力一法,比如调查、实验、参与观察等,显然都不可能。而文献研究却可以帮我们达到这一目的,只要我们能找到足够的与这些人们或事件有关的文献材料。

④适于作纵贯分析。由于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所研究的都是现时的情景,因而往往难以用来进行纵贯研究或趋势研究。文献研究在这方面则有着它特别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或多或少总会以各种不同的文献形式记录和描述下来。

⑤保险系数相对比较大。假如研究者进行一项调查,或进行一项实验时,由于设计不周密或准备不充分,导致结果不理想。那么,如果他重做一遍,则要花费双倍的时间和经费。而如果一项实地研究做坏了,要重做一遍也许根本就不可能。因为你所研究的事件和环境已经改变,或者已不复存在了。但在内容分析中,弥补过失比其他研究要容易得多。你只需对你所用的资料重新进行编码或进行统计处理,而不用一切都从头开始。

(2)文献研究的缺点

①许多文献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无论是个人的日记、信件,还是报纸上的各种报道文章甚至官方的统计资料,都常常隐含着由个人的偏见、作者的主观意图以及形成文献过程中的客观限

制所形成的各种偏误,从而影响到文献资料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客观性,影响到文献资料的质量。

②有的资料是不易获得的。由于许多文献都不是公开的和可以随意获得的,因此对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研究来说,往往很难得到足够的文献资料。比如说,个人的日记、私人的信件往往属于个人的隐秘,一般不会公布于众。此外,某些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的文件、决议、记录、统计数字等等,也常常属于这些机构和组织的内部机密,研究人员通常很难得到。

③许多文献资料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形式,因而难以编码和分析。许多文献特别是个人文献,却不具备这种标准的形式。它们的撰写目的不同,内容或对象不同,长度、语言等表达形式的不同等等,都给研究人员进行编码和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这样的文献也往往难以进行对比分析。

④效度和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时候研究者对文献资料进行编码的结果不能的确反映了他所希望测量的概念或所希望研究的变量。效度是内容分析的一个常见问题。另外,在许多情况下,文献研究中的编码主要依据研究者对文献中的隐性内容所进行的主观鉴别、判断和评价。由于缺乏相对客观的标准,因而这一过程中又常常存在着编码的信度问题,特别是当编码人员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