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内隐联想测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

A 反应类型

B. 反应时

C. 正确率

D 信心评价

【答案】B

【解析】内隐联想测验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2. 最初对图形与背景加以区分的是( )。

A. 布生(Bibson )

B. 考夫卡(Koffika )

C. 惠特海默(Wertheimer )

D. 鲁宾(Robin )

【答案】D

【解析】图形与背景的区分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提出,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知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

3. 在双耳分听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随机呈现数量相同的靶子词,让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左耳或右耳听到靶子词时,要分别做出反应,结果发现,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超过50%,且差异小明显,这一实验结果支持的注意理论是( )。

A. 衰减理论

B. 晚期选择理论

C. 资源有限理论

D. 早期选择理论

【答案】B

【解析】多伊奇提出的晚期选择理论认为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信急加工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

择对刺激的反应,其选择标准是只对重要的刺激反应,而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反应。

4. 加工水平理论宣称( )。

A. 语义编码的单词通常将比字形编码的单词记忆的好

B. 字形编码的单词通常将比语义编码的单词记忆的好

C. 语音编码的单词通常将比语义编码的单词记忆的好

D. 字形编码的单词通常将比语音编码的单词记忆的好

【答案】A

【解析】按照加工水平理论,加工水平越深的单词,其记忆成绩越好,因此,不同的编码类型单词的记忆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应为:语义编码>语音编码>字形编码。

5. 在实验时,要求不同的被试组使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及程序。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

A. 消除法

B. 恒定法

C 随机法

D. 匹配法

【答案】B

【解析】恒定法是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的方法; 消除法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随机法是指采取随机抽取样本或者分配样本的方式,使无关变量得到控制; 匹配法是指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匹配从而来控制额外变量。

6. 语言理解的最高水平是( )。

A. 语音知觉

B. 词汇理解

C. 句子理解

D. 文本理解

【答案】D

7. 用直线内插法来计算差别阀限的是( )。

A. 恒定刺激法

B. 平均差误法

C. 最不变化法

D. 信号检测法

【答案】A

S-Z 作图); ②平均Z 分数法【解析】恒定刺激法的计算方法有:①直线内插法(S-P 作图,(将

P 值转换为Z 分数,这种方法比直线内插精确); ③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这是最为精确的方法); ④斯皮尔曼分配法(用次数分布计算,梯级间距够大时可用)

8. 在探讨字号大小对汉字阅读速度产生影响的研究中,阅读速度是( )。

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控制变量

D. 刺激变量。

【答案】A

【解析】因变量是指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变量,它是由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该题中的阅读速度属于因变量,而字号大小则是自变量。

9. 注意研究中所使用的双作业操作范式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互补原则

B. 对比原则

C. 加法原则

D. 减法原则

【答案】A

【解析】双作业操作范式常用来研究分配性注意,其基本方法是:在互补性原则下,让被试同时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观察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并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

10.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 , B , C 三种反应。其中A 反应时也称( )。

A. 基线时间

B. 准备时间

C. 选择反应

D. 辨别反应

【答案】A

11.在反应时实验中,考察被试的反应时还要兼顾被试反应的( )。

A. 准确性

B. 稳定性

C. 灵敏性

D. 显著性

【答案】A

【解析】在反应时实验中,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是反向关系,因此,考察被试的反应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