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38生物化学[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RNA interference (RNA 干扰)。
【答案】RNAinterferenceCRNA 干扰)即RNAi ,是指与靶基因同源的双链RNA 诱导的特异性转录后基因表达 沉默的现象,其作用机制是双链RNA 降解产生的小干扰RNA (siRNA )与同源的靶mRNA 互补结合,导致mRNA 降解而抑制基因表达。RNAi 技术广泛用于基因功能研宄和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2.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
【答案】分子伴侣是指帮助细胞内大多数蛋白质正确折叠的特殊蛋白质。
3. 维生素缺乏症
【答案】维生素缺乏症是指因缺乏某种维生素而引起机体不能正常生长,甚至引起的疾病。维生素缺乏常见的原因是摄入量不足或缺乏、吸收障碍、需要量増加等。
4.
【答案】(泛紊)又称泛肽,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故名泛素。泛素在真核细胞中的含量尤为丰富,负责标记待分解的蛋白质,介导其选择性降解。泛素在蛋白定位、细胞周期、凋亡、代谢调节、免疫应答、信号传递、转录调控、应激反应以及修复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5. 乳清酸尿症(oroticaciduria )。
【答案】乳清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患者体内缺乏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和乳清酸核苷酸脱羧酶,使嘧啶合成的中间产物乳清酸不能进一步代谢而堆积所致。
6.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答案】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双向电泳)是指唯一能同时分辨上千个蛋白质点的技术。其原理是根据 蛋白质的两个一级属性,即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特异性,将蛋白质混合物在电荷(等电聚焦,IEF )和相对分子质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两个水平上进行分离。
7. DNA 复制(DNA replication)。
【答案】DNA 复制是指亲代双链DNA 分子在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分别以每条单链DNA 分子为模板,按照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两条与亲代DNA 分子完全相同的子代DNA 分子的过程。
8. 第二信使学说
【答案】第二信使学说是一种解释信号传递的理论。含氮激素首先和细胞膜受体结合,受体将激素信号通过另外的物质传递到细胞内,信号逐级放大后产生各种细胞内反应,如促进或抑制相关代谢途径,这种传递激素信号的物质叫做第二信使,如
等。
二、判断题
9. ATP 在高能化合物中占有特殊地位,它起着共同的中间体的作用。( )
【答案】对
10.在克隆载体pBSK 质粒中,利用完整的lacZ 基因作为筛选标记,白色转化菌落表明重组质粒含有插入片段。( )
【答案】错
【解析】作为筛选标记的不是完整的lacZ 基因,而是无法单独编码有活性的卩-半乳糖苷酶的
缺陷型
位点
基因。 中包括:
一段
苷酶的启动子、编码的区段、一个多克隆
11.蛋白质分子中个别氨基酸被其他氨基酸替代后,不一定引起蛋白质活性的改变。( )
【答案】对。
12.密码子的简并性减少了蛋白质突变的频率。( )
【答案】对
13.凡速度(V )对底物浓度[S]作图有S 形曲线的酶都是别构酶。( )
【答案】错
14.从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到高等的人类,能量的释放、储存和利用的主要形式均是
【答案】对
15.丙酮酸激酶反应几乎不可逆地朝向ATP 合成方向进行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为丙酮酸高度放能的结果。( )
【答案】对
16.如果一个人被发现不能合成IMP , 那么可以给此人定期静脉注射外源的IMP ,以解决其嘌呤核苷酸不能从头合成的问题。( )
【答案】错
17.缺氧条件下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意义是使
【答案】对
18.人产生尿素的器官是肾。( )
【答案】错
再生。( )
三、问答题
19.一种嘌呤和嘧啶生物合成的抑制剂往往可以用做抗癌药和(或)抗病毒药,为什么?
【答案】根据癌细胞或病毒在宿主体内生命活动的基本特点一一繁殖速度快来考虑,嘌呤和嘧啶核苷酸是遗传物质生物合成的基本原料,抑制了这些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则抑制了癌细胞或病毒遗传物质(
20.指出在或)的合成,降低其繁殖速度,从而减少它们的生存几率。 时,四种核苷酸所带的电荷数(或所带电荷数多少的比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电泳分离四种核苷酸时,缓冲液应取哪个pH 比较合适? 此时它们是向哪一极移动? 移动的快慢顺序如何?
(2)当要把上述四种核苷酸吸附于阴离子树脂柱上时,应调到什么pH?
(3)如果用洗脱液对限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四种核苷酸进行洗脱分离时,洗脱液应调到什么pH? 这四种核苷酸上的洗脱顺序如何? 为什么?
【答案】各种核苷酸带电荷情况如表所示:
表
(1)电泳分离四种核苷酸时应取的缓冲液,在该pH 时,这四种单核苷酸之间所带负电荷差异较大,它们都向正极移动,但移动的速度不同,依次为:UMP>GMP>AMP>CMP
(2)应取PH8.0, 这样可使各核苷酸带较多负电荷,利于核苷酸吸附于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虽然时核苷酸带有更多的负电荷,但pH 过高对树脂不利。
(3)洗脱液应调到当不考虑树脂的非极性吸附时洗脱顺序为MPT>AMP>GMP>UMP
,(根据pH2.5时核苷酸负电荷的多少来决定洗脱速度)但实际上核苷酸和聚苯乙烯阴离子交换树
脂之间存在着非极性吸附,嘌呤碱基的非极性吸附是嘧啶碱基的3倍。静电吸附与非极性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洗脱顺序为:CMP>AMP>UMP>G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