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以下关于超线程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超线程技术可以把一个物理内核模拟成两个逻辑核心,降低处理部件的空闲时间。

B. 相对而言,超线程处理机比多核处理机具有更低的成本。

C. 超线程技术可以和多核技术同时应用。

D. 超线程技术是一种指令级并行技术。

【答案】D

【解析】超线程技术是同时多线程技术在英特尔处理机上的具体实现。

2. 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 )。

A. 基值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 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 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 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答案】C

3. 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一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 ,,,分组大小为1000B 其中分组头大小20B 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 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开始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答案】C

【解析】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 ,文件长度为980000B ,需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 ,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1MB 。由于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同,因此文件传输经过最短路径时所需时间最少,最短路径经过分组交换机。

当t=lM×8/100Mbps=80ms时,HI 发送完最后一个比特;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两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t0=lK×8/100MbpS=0.08ms,所以,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时的情况下,

当时,H2接受完文件,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80.16ms 。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

A. 网络的层次

B. 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 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 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答案】C

【解析】体系结构仅规定协议的功能和消息格式,但对具体的实现细节由具体设备厂商来确定,对于网络的层次,以及每一个层次的协议及其功能都是网络体系结构所要描述的内容,因此答案为选项C 。

5. 中央处理器是指( )。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运算器、控制器、cache

D. 运算器、控制器、主存

【答案】C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微程序控制方式和硬联线控制方式相比较,前者可以使指令的执行速度更快

B. 若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则可用

D. 指令周期也称为CPU 周期

【答案】C

7. 对于下列关键字序列,不可能构成某二叉排序树中一条查找路径的序列是( )。

A.95, 22, 91, 24, 94, 71

B.92, 20, 91, 34, 88, 35

C.21, 89, 77, 29, 36, 38

D.12, 25, 71, 68, 33, 34

【答案】A

【解析】各选项对应的查找过程如下图所示,从中看到选项B 、C 、D 对应的查找树都是二叉排序树,只有选项A 对应的查找树不是一棵二叉排序树,因为在以91为根的左子树中出现了比91大的结点94。

取代PC C. 控制存储器可以用掩模ROM 、E2PROM 或闪速存储器实现

8. —次总线事物中,主设备只需给出一个首地址,从设备就能从首地址开始的若干连续单元格读出或写入的个数,这种总线事务方式称为( )

A. 并行传输

B. 串行传输

C. 突发

D. 同步

【答案】C

【解析】猝发数据传输方式:在一个总线周期内传输存储地址连续的多个数据字的总线传输方式

9. 在物理层接口特性中,用于描述完成每种功能的事件发生顺序的是( )。

A. 机械特性

B. 功能特性

C. 过程特性

D. 电气特性

【答案】C 。

【解析】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机械特性:主要定义物理连接的边界点,即接插装置;电气特性: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线路上信号的电压高低、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功能特性: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功能;规程特性: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工作规程和时序关系。而从题干可以分析描述事件先后顺序的就是规程,也就是过程特性,答案是C 。

10.在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

A. 必须采用同步控制方式

B. 必须采用异步控制方式

C. 可用同步方式,也可用异步方式

D. 必须采用应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