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若某数X 的真值为码。
A. 原 B. 补 C. 反 D. 移
【答案】B
2. 运算型指令的寻址与转移性指令的寻址不同点在于( )。
A. 前者取操作数,后者决定程序转移地址
B. 后者取操作数,前者决定程序转移地址
C. 前者是短指令,后者是长指令
D. 前者是长指令,后者是短指令
【答案】A
3. 为了确定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通常采用断定方式,其基本思想是( )。
A. 用程序计数器PC 来产生后继续微指令地址
B. 用微程序计数器hPC 来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C. 通过微指令控制字段由设计者指定或者由设计者指定的判别字段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D. 通过指令中指定一个专门字段来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答案】C
4. 系统总线中控制线的功能是_____。
A. 提供主存、
B. 提供数据信息
C. 提供时序信号
D. 提供主存、
【答案】A
【解析】控制线用来指明数据传送的方向(存储器读、存储器写、I/O读、I/O写)。
5. 下列有关RAM 和ROM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I.RAM 是易失性存储器,ROM 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II.RAM 和ROM 都采用随机存取方式进行信息访问
III.RAM 和ROM 都可用作Cache
第 2 页,共 59 页 在计算机中该数表示为则该数所用的编码方法是( )接口设备的控制信号和响应信号 接口设备的响应信号
IV.RAM 和ROM 都需要进行刷新
A. 仅I 和II
B. 仅II 和III
C. 仅I 、II 和IV
D. 仅II 、III 和IV
【答案】A
RAM 中的内容断电后即丢失ROM 中的内容断电后不会丢失,,【解析】(易失性)(非易失性)
,同时RAM 和ROM 都采用随机存取方式(即CPU 对任何一个存储单元的存取时间相同)区别在
于RAM 可读可写,ROM 只读不写。而ROM 显然不可用作Cache ,也不需要刷新,所以III 和IV 的叙述都是错误的。
6. 下列关于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回路是简单路径
存储稀疏图,用邻接矩阵比邻接表更省空间
若有向图中存在拓扑序列,则该图不存在回路
A. 仅
B. 仅
C. 仅
D. 仅
【答案】C
【解析】第一个顶点和最后一个顶点相同的路径称为回路;序列中顶点不重复出现的路径称为简单路径;回路显然不是简单路径,所以选项Ⅰ错误。稀疏图用邻接表表示比邻接矩阵节省存储空间,稠密图适合用邻接矩阵的存储表示,所以选项Ⅱ错误。利用拓扑排序算法可以判断图中是否存在回路,即在拓扑排序输出结束后所余下的顶点都有前驱,则说明了只得到了部分顶点的拓扑有序序列,图中存在回路。所以选项Ⅲ正确。
7. 处理外部中断时,应该由操作系统保存的是( )。
A. 程序计数器(PC )的内容
B. 通用寄存器的内容
C. 快表(TLB )的内容
D.Cache 中的内容
【答案】B
【解析】外部中断处理过程首先要保护现场,使得中断处理完后能够恢复程序的状态继续执
;②由中断服务程序保行。保护现场有两个含义:①由中断隐指令保存程序的断点(程序计数器)
存通用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的内容。中断服务程序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第 3 页,共 59 页
8. 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和后序遍历序列分别为1, 2, 3, 4和4, 3, 2, 1,则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不会是( )。
A.1, 2, 3, 4
B.2, 3, 4, 1
C.3, 2, 4, 1
D.4, 3, 2, 1
【答案】C
【解析】题目中的二叉树的先序序列和后序序列正好相反,这样的二叉树每层只有一个结点。该二叉树的形态如下图所示。
从左至右,这8棵二叉树的中序序列分别为:
(1)4, 3, 2, 1,
(2)3, 4, 2, 1
(3)2, 4, 3, 1
(4)2, 3, 4, 1
(5)1, 4, 3, 2
(6)1, 3, 4, 2
(7)1, 2, 4, 3
(8)1, 2, 3, 4
显然选项C 的中序序列不会出现。
9. 假定基准程序A 在某计算机上的运行时间为100秒,其中90秒为CPU 时间,其余为I/O时间。若CPU 速度提高50%,I/O速度不变,则运行基准程序A 所耗费的时间是( )。
A.55秒
B.60秒
C.65秒
D.70秒
【答案】D 。
【解析】CTU 速度提高50%, 即CTU 性能提高比为1.5, 改进之后的CPU
运行时间
I/O
速度不变,仍维持10秒,所以运行基准程序A 所耗费的时间为70秒。
第 4 页,共 5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