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729中国政治思想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政治思想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介绍唐太宗的依法治国思想。

【答案】唐太宗依法治国包括多个方面,重点有两点:

(1)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在唐太宗主持制定的《贞观律》中,明确了赏罚制度,法制建设得以加强。接下的《唐律疏议》的法制体系相对完善。

(2)严格以法治吏。这是唐太宗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择人任官,以及对于官员是否依法行政的处罚与奖励等。且对司法官吏的考核尤为严格。这些体现了唐初贞观统治集团法制思想内涵的高度的政治理性。

2. 简述申不害的术治理论。

【答案】申不害是战国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在法、术、势三者中,权术对于君主专制统治最为重要。术的本意是权术。申不害认为,专制君主要用权术来驾驭臣下,因为对君主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群臣。君主用术驾驭臣下,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正名责实

申不害认为,君主应该明确群臣各自的职分,只有这样群臣才能勤恳地为君主做事。正名责实的目的是控制臣下的行为,使臣下恪守自己的职分,不得违背君主的意志,不得有任何主观能动性。

(2)示天下以无为

无为是申不害借用了道家学派的这一概念,并且赋予其新的含义,使之成为君主愚弄臣下的一种手段。申不害认为,为了使臣下无机可乘,君主应该装得高深莫测,对于任何事情都不置可否。总之,聪明的君主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不露声色,统观全局,洞悉一切。

(3)申不害的术治理论是站在君主的立场上提出的为君主专制政治服务的政治理论。其主观目的是维护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一切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他的术治理论虽然更接近于专制政治的实质,但是,它却为后来的统治者和政治野心家玩弄权术提供了思想武器。

3. 简述洪秀全的社会变革思想。

【答案】洪秀全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的真正意图并不希冀用宗教观念重塑社会文明,而是试图将宗教作为统摄人心、推动社会变革的工具,以此响应社会平等的呼声。洪秀全宗教观念背后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社会变革思想,具体如下:

(1)倡导变革的思想主张

洪秀全认为清朝统治下的当时社会,人们相陵相夺,相斗相杀,暗无天日,因此,只有进行

变革,才能见到光明,所以,洪秀全倡导建立天下一家、公平正直的社会。

(2)反对“六不正”的思想

洪秀全所说的“六不正”,即不正淫为首、不正忤父母、不正行杀害、不正为盗贼、不正为巫觋、不正为赌博。后来太平天国制定《十款天条》,被奉为拜上帝会教徒生活的准则和道德规范,在军队中又成了军纪和处理军民关系的条规。

(3)奉天诛妖的反清思想

太平军自金田起义后,便提出“奉天诛妖救世安民”的口号,从此“诛妖”、“灭妖”便成为太平军最高的战斗任务,而“奉天诛妖”理论也就成为洪秀全反清思想的重要内容。

4. 理学为什么兴起于宋朝?

【答案】理学兴起于宋朝的原因主要包括:

(1)儒学本身的局限。被经化的儒学缺乏哲学思辨,走向末路,而理学因为符合统治阶级的治理需要而被封建君主所采纳。

(2)理学兴起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五代十国社会混乱,统治阶级需要从哲学角度论证伦理纲常合理性。

(3)理学兴起是儒佛道三教融合的必然趋势。

(4)私人教学之风盛。宋代,私人讲学之风极盛,私人讲学所多重视者为修身之学,而少谈治世之学,并且重视发扬经义的研究,重视道德教育。

(5)印刷术的发展。唐宋以前的书籍都由手抄,故流传不广,而至唐代已发展出雕版印刷术,至朱代毕升发明了活版印刷术,使到书籍流行更广,理学传播更易、更广,促进理学的发展。

二、论述题

5. 试论述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的理论基础。

【答案】康有为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使国家独立富强,他发起并领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戊戌维新运动,做出重大贡献。其政治思想体现在《心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书》等著作中。

康有为维新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一种未经深刻反思的庸俗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观。

(1)变易之法与进化论

a. 康有为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变易之义”的变化观点,认为儒家最重要的是经典是《周易》与《春秋》。他将传统经学的变化发展观点提升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并且结合中国传统的变化发展观为维新变法立论。

b. 应当指出的是,康有为对西方近代科学的理解仍是一知半解、十分有限的,他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进化观念难免存在错误。但重要的是康有为开始探索近代科学的基本原理,并把它渗透到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完善了变易观念,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根据。

(2)托古改制

汉儒为中国封建社会所作的制度都是托孔子的话,这就是“托古改制”。作为康氏“托古改制”

说最重要的核心是“公羊三世”历史进化论的学说。康有为虽然也运用了“公羊三世”说,但他表达的却不是复古的观点,而是社会进化的观点。康有为把他的进化历史观应用到政治主张方面,就形成了他的维新改良思想。这样他就以“托古改制”的方式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康有为用“公羊三世说”宣扬历史进化论,这与复古倒退的历史观相比自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他所宣扬的进化论是庸俗的进化论,他只主张渐变而没有突变,只主张改良而不主张革命。

(3)资产阶级民权观

在充分论证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后,康有为又提出人性平等的资产阶级民权观,以论证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康有为的民权观主要包括人性平等的自然人性论和君权民授的国家观。

①人性平等的自然人性论

康有为以自然人性论论证人性自由平等思想。在对待传统人性善恶的问题上,康有为宣称自己是告子“性无善恶”理论的信徒,反对孟子的人性本善论而主张人性是天生的,从这种观点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争取个性的自由,个人的权利,肯定世俗的快乐,地上的幸福,这完全与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说教相对立。康有为以自然人性论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且康有为还用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批判了封建等级制。

②君权民授的国家观

a. 康有为以国家起源说来说明君权民授,反对封建专制君权神授的主张。康有为的国家起源说认为人民是国家最基本的单位,民众聚集在一起产生了公共事务的需要,公共事务需要协调之人,这时候君主便产生以代替民众来行使公共事务,他所颁布的礼乐政法都是为了民众的幸福安康。这反映了资产阶级参政的愿望和要求,也为兴民权、设议院、建立君主立宪制,直接提供了理论根据。

b. 康有为的民权观虽然没有达到近代西方所倡导的个性自由和权利的水平,但却打破了封建专制的君权神授学说。在思想界起到了启蒙作用,不仅为当时的维新变法的政治纲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作了思想资源的积累,成为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的一个阶梯。

6. 试论述叶适的政治思想及其评价。

【答案】叶适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被后人称为水心先生,其的学派称为永嘉学派。他的思想代表着当时的进步倾向,同时还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其政治思想反映在《水心文集》、《习学记言序目》、《别集》等著作中。

(1)叶适政治思想的内容

①“通变在于事物”

a. 叶适的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是以其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也就是道在事物之中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叶适认为,道即事物的规律,有物必有道,道虽然广大,但具备一切事理,这种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b. 叶适不是孤立地讲道,讲道在于论述通变,圣人应顺应道的规则处理国家大事,适时地关注民利。基于这种自然观,他论述了治世的问题。他认为国家治乱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合乎道,道存在于事物之中,治世也必须遵循事物本身的法则和道理。叶适的政治思想正是以道在物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