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工作环境

【答案】工作环境是指真正与具体的公共政策过程发生作用的一般环境中较为具体的成分。公共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是指一般环境中的不同部分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聚合,具有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和人为性等特点。

2. 政治动员型

【答案】政治动员型是指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导人主动提出其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政治动员型以政府议程为基点,以公众议程为对象,其目标在于寻求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政策方案的顺利执行。该模型通常出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中。在那里,政府及其核心决策者具有超强的权威,在建立政策议程的过程中,权力精英的“内输入”现象相对明显。

3. 价值分析

【答案】公共政策中的价值分析,主要是指决定某项政策的价值,提供的信息是评价性的。政府所做的往往是社会的公共事业,基本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需要。公共政策的倡导、评价功能,决定了价值研究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突出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出,人的全部活动都是在追求着某种价值目标。价值目标越大,越是同活动主体的需要相一致,人们所激发的潜能也越大。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价值取向,为社会不同群体的实践活动提出行动导向。离开了导向,就失去了政策存在的意义。

4. 零和对策

【答案】零和对策是一种完全对抗、强烈竞争的对策,它最初是著名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提出,后来又由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加以推广。在零和对策中,每次结局时,局中人的支付总和是零(或某个常数),一个局中人的所得恰是另一局中人的所失。简而言之,零和对策是指一方的所得,恰好是对方的所失。

有经验的决策者总是设法避免零和对策论的结果,而是采取以“双赢”,即双方均有利的策略来代替它。这样一方就不必失去对方所得的了。然而,在世界上,经济上的竞争者们都在一个有限的大饼上争夺自己的那一部分,零和对策论可以描述下列问题的特征:通过税收进行收入的再分

配和补偿雇员工资的再分配。

而非零和对策,是既有对抗又有联合的缓和竞争对策。在非零和对策中,各选手的目的不完全对立,对策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时候选手只按本身的利害关系单方面作出决策,有时为了共同利益而结成联盟。其结局支付总和是可变的,局中人可以同时有所得或有所失。非零和对策的多样性,与实际经济活动中的许多行为表现是一致的。

非零和对策与零和对策相比,非零和对策在经济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5. 政治社会化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具有以下特征:①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 ②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③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 ④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 ⑤具有手段性的特点。政治社会化,是社会生活和政治权力通过特定的方式和途径养成社会成员权威人格和权利人格,从而形成思想文化的政治认同和道德权利的途径。政治社会化是特定社会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

二、简答题

6. 你是如何看待领导的权变理论的? 试分析不同的领导权变理论以及对现实领导工作的启示。

【答案】(1)领导的权变理论的内涵

领导的权变理论是指主要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潜在影响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领导行为有不同的效果; 管理工作即为诊断与评估可能影响领导者领导行为与效果的各种因素。领导者在从事领导行为的选择与运用时,必须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考虑。领导的权变理论又称领导情境理论。

(2)不同的领导权变理论及其对现实领导下作的启示

最具代表性的权变领导理论主要包括艾凡雪维奇的情境因素说、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其内容和启示分析如下:

①艾凡雪维奇的情境因素说

a. 理论要点。这一理论认为领导者在选择与运用领导行为时,应注意下列四项情境因素:管理者的特性、部属特性、团体因素、组织因素。

b. 这一理论对现实领导工作的启示。艾凡雪维奇的情境因素说使人们认识到领导行为是领导者、部属及情境等因素交互影响而形成的,领导行为是极端复杂的过程,不同的情境因素将产生不同的领导行为与领导形态,因此领导行为的选择运用,应对各种情境因素加以审慎的考虑,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并且,从艾凡雪维奇的情境因素理论,可以了解,领导行为最重要之处就在于适应情境,配合情境因素以发挥领导效能。

②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a. 理论要点。权变领导理论的基础是认为领导者对其所领导的群体,若欲完成高度的工作成

果,应随领导者本身的需要结构,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控制及影响程度而权变。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影响领导形态的情境因素主要有以下万个方面:职位权力、工作结构、领导者与部属关系。

b. 情境因素作用的表现。在有利情境下,领导者拥有较多职权,获得更多非正式支持,同时工作结构较低,对群体有良好的指导,成员被指示做哪些工作; 在不利情境下,群体因缺乏领导者积极的介入的控制,显得较疏离涣散,以工作为导向的领导较之体谅型及员工导向型的领导行为较为有效; 在中度有利(或中度不利)情境下,体谅型或员工导向型的领导较为有效,如果成员认为有建议、贡献意见的自由,则领导者应提供无威胁及自由的环境。

c. 该理论对现实领导工作的启示。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虽然尚有缺失,但它仍然引发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使研究者了解领导效能的知识,领导者应如何选择领导行为,方能对部属产生影响,使组织发挥效能; 这一理论对于部属生产力的提高及员工满足感的增进,具有相当价值。

③豪斯的途径日标理论

a. 理论要点。豪斯的途径日标理论的基本命题为:一是领导者的功能为一辅助功能,亦即领导行为应能为部属所接受,并使部属认为领导是员工满足的来源,同时亦为员工将来获取满足的工具; 二是领导行为对部属士气之激励,其影响是由隋境所决定,此一情境包括部属的特性与工作环境的特性。所以,领导行为应以下列四种行为为架构:一是工具行为,即对部属的行动予以计划、组织与协调。二是支持行为,即对部属需要的满足,给予支持性的考虑与关心。三是参与行为,即领导者与部属分享情报,征询部属意见,并运用部属的构想与建议,以达成团体决策。四是成就导向行为,即领导者为部属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期望部属有高水准的工作表现以及不断地寻求改进。

b. 情境因素。第一,部属的特性,指部属本身的能力、需要、动机等均会影响领导行为的选择。第二,工作环境的特性。工作环境对领导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部属的工作和工作团体。第三,组织因素,包括:规则、政策与程序对部属工作约束的程度,高压或紧急情况和高度稳定的情境等。

c. 该理论对现实领导工作的启示。途径目标理论可应用于支持领导者行为及部属满足间的关系,但不适用于对部属绩效的影响; 领导结构对员工满足感的影响受领导者体谅员工的方式及部属对非结构式、不明确任务厌恶程度而定,途径目标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有能力预测和解释领导者的行为。

7. 何谓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有哪些主要活动?

【答案】(1)绩效管理的内涵

绩效管理是指是指收集绩效信息,进行绩效衡量,设计与执行有效管理,推动绩效不断持续改进的整体活动和过程。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绩效管理是指对公共服务或计划目标进行设定与实现,并对实现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2)绩效管理的主要活动

绩效管理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最基本的功能活动:①绩效评估。是指一个组织试图达成某种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