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923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政策监控

【答案】政策监控是政策过程的一项重要环节和功能性活动,是为了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政策绩效的提高而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监督和控制。政策监控的内涵有以下四点:

①政策监控具有特定的主体;

②政策监控具有特定的客体;

③政策监控表现为一个活动过程;

④政策监控具有目标指向。

2. 工作环境

【答案】工作环境是指真正与具体的公共政策过程发生作用的一般环境中较为具体的成分。公共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是指一般环境中的不同部分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聚合,具有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和人为性等特点。

3. 事实分析

【答案】事实,简单地说就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事实分析,要对社会的事物、事件、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度量与推理。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的,人们往往按照经验的方法,对客观现实进行一定因果关系的描述性研究。比如,人们可以真实地描述公共费用的多少以及使用情况等。由此提供给政策分析的信息,往往是描述性信息。所以事实分析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客观实际,排除一切主观干扰。

从政策分析的研究角度来看,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必须搞清楚。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客观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但在描述事实时,不论是判断、推理还是分析、综合,都离不开价值趋向的引导。同样一个客观事实,人们在观察上明显地表现出主体的价值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事实,是具有价值的事实。

4. 规划方法

【答案】规划方法是运筹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随机规划等。其中,线性规划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功的运筹学模型,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的有效方法。

5. 间断性均衡

【答案】间断性均衡认为,利益集团政治权力在长期来看是平衡和相对稳定的,而一旦公众

对公共性的理解突然有了变化,或者集团寻求打破已有的利益格局,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因此,大多数情形下,美国的政策过程呈现的是一种稳定和渐进主义的总体趋势,但与此同时,偶尔会出现不同于过去的重大变迁。间断性均衡框架的核心在于,长期的稳定之后会有一个急剧的改变,然后又是一个长期的稳定时期。因此,不能简单用渐进决策模型来解释政策改变,政策并不是一直都处于一种渐进的逐渐的改变过程当中。

二、简答题

6. 简述我国政府的诉讼责任。

【答案】在现代民主国家,政府承担诉讼责任,或者司法机关对政府行使行政权力进行审查,对违法活动通过司法活动予以纠正,并对由此给公民、法人权益造成的损害予以相应补偿,同时追究政府违法的法律责任,已成为责在政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制度设定。它对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政府责任实现,保证宪政完善均起到巨大作用。

(1)在我国政府必须承担的诉讼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政府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承担诉讼责任:

①政府行政机关违法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

②政府违法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拘押、冻结。

③政府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

④政府行政机关拒绝颁发许可证和执照。

⑤政府行政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法定职责。

⑥政府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

⑦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

⑧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

(2)判断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诉讼责任的标准

在中国,判断政府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是否承担行政诉讼责任的标准在于:

①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是否确凿充分。

②行政机关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

③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④行政机关是否超越职权。

⑤行政机关是否滥用职权。

⑥行政处罚是否显失公正。

7. 简述新西兰的政府再造。

【答案】新西兰政府的改革范畴相当广泛,并不局限于行政改革,而是扩及金融、货币、劳动市场、选举、政治等层面。其再造原则与策略有:

(1)新西兰政府再造的原则

①政府不应介入由社区或民间企业经营可获致更高效率的活动,只能涉入由民间经营没有效

率或效能之活动。

②以民间经营方式建构的企业实体将可获致最高效率,留在公共部门的事业组织及运作必须采用民间公司的形式。

③在功能明确且不冲突、政策与营运功能分离、商业与非商业功能分离的情况下,政府各部门运作伊始最有效率。

④清楚界定政府各部门、各皇家机构及个别文官的目标,具有潜在冲突的责任应该安排在不同的体制中。

⑤在中央控制降至最低并让政府各部门主管对组织完全负责时,预期绩效可达最高。

⑥政府部门活动之成本,须考虑市场因素,亦即品质、数量、成本应以顾客的需求为判断标准。

(2)新西兰政府再造的策略

新西兰推动改革的组织主要为:国家公务委员会、财政部、首相与内阁部。新西兰的政府再造主要由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与民营化两部分组成。

①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

a. 开源节流。新西兰政府主要是以增税的方式来削减预算赤字,一方面以扩大税基、降低税率来增加税收; 另一方面也削减公共支出,包括对民间企业的直接补助支出、社会服务、教育、健康医疗补助等。

b. 则政法。于1989年通过,主要是将私部门公司会计的架构应用于政府预算制度之中。首先将过去重视资源的输入改为重视服务产出,现金会计预算制度改为权责会计制,以此希望能够紧密地将支出与结果合而为一,因此规定各部门必须在两年内全面实施。

c. 财政责任法。于1994年通过,用以规范政府债务规模,及确保政府资产的适当使用,要求政府应提供相关资料给国会,了解未来3年一10年政府的财政政策方向; 同时,鼓励各部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TQM )。

②民营化

新西兰政府自1986年起进行民营化,其民营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a.1986年首先通过国有企业法,将政府部门中的商业活动和其他政府业务分离; 其中,比较重要的政府商业活动则改组为政府拥有公司或国有企业,并进一步要求这些国有企业负起经营之责,及回归税制。

b. 除责成国有企业设定获利目标外,井推动解除管制计划。撤除国营企业所有原来依法独占的优势,使其与民间公司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以增加竞争的方式改变管理环境,进而提高经营效率。

c. 将国有企业移转民营。

8. 试说明不同政府预算制度的特点及优缺点。

【答案】政府预算制度主要包括传统预算制度、以达成经济政策任务为目标的复式预算、以实现科学管理效果为目标的绩效预算、设计计划预算和零基预算。其特点及优缺点分别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