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暨南大学文学院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2. 谓词性词组
【答案】谓词性词组是指语法功能和谓词相同的词组。词组的功能是由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称为谓词性词组,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谓词性词组可以细
,偏正词组“不来”,连谓词组“来帮助分为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比如动宾词组“请他”
他”。
3. 音位变体
【答案】音位变体是指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又称音品。即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必然变体”;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习惯变体”。
4. 双关
【答案】双关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指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基本类型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谐音双关,又称谐声双关、字音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同音、近音、音似的条件构成双关; 语义双关,又称意义双关、借义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构成表里两层意思。
7对偶
答: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起来进行修辞的一种方法。对偶的基本种类有正对、反对、串对。从形式上看,其音节整齐匀
称,节律感强; 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对偶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因而在抒情、叙事、议论等文章中广泛使用。
5. 辅音
【答案】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也称子音。
6. 偏旁
【答案】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偏旁由笔画构成,一个偏旁由一个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如“位、
,,,都是偏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口”“偏、翩、篇、匾”中的“扁”
旁。
7. 语素文字
【答案】语素文字是记录语素的文字,又称表语文字。它用来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
,因而和语言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文字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义单位)
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个字位代表几个语素和几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例如汉字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所以有人把汉字说成语素文字。汉字大都代表语素,表示语素之义带有语素之音。
8. 假借字
【答案】假借字是指用假借的方法为某词配备的字,又称借字。假借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
,假借来记录“自这种方法造出的字便是假借字。例如:“自”原是“鼻”的象形字闹(象鼻之形)
己”的“自”。
二、简答题
9. 下面的句子都用了什么辞格?
①时代变了,延安的歌就增加了新的曲调,换上了新的内容,歌唱革命,歌唱抗战,歌唱生产。
②村子靠着山,山脚下有个大龙潭,龙潭的水流到村前成了小溪,溪水碧清碧清的。
③走生路,生而出新; 走险路,险而出奇; 走难路,难而不俗。
④我的许多作品,尤其是剧本,差不多都得到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他在日理万机之中挤时间读剧本,看演出,提意见,使我深受感动和激励。
【答案】①“歌唱革命,歌唱抗战,歌唱生产”,月项并举,都是动宾短语,这是排比“歌唱”一词又廿次出现,这是反复。
②句中的“山,→山”、“龙潭,→龙潭”、“溪,→溪”,这是顶真。
③句中的“生——生; 险——险; 难——难”,这是回环。
④句中的“读剧本,看演出,提意见”,既有时间上的先后,又有事理上的先后,这是层递。
10.举例说明“草书楷化”这种汉字简化方法。
【答案】草书楷化,是钟明善先生在《于右任书法字典》的“序”中提出来的,具有远见卓识的观点。草书是为了在实用中节省时间,书写快捷而发展起来的。字的简化,也是为了书写快捷,节省时间而进行的改革。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
草书笔画简单,多是一笔书,打破了楷书的形体和结构,但笔画不清晰。把群众比较熟悉的草书字的笔形改用楷书的写法,就可以达到减少笔画的要求。例如:
长(長) 专(専) 书(書) 尧(堯) 为(爲)
11.“倒了一杯水”有歧义吗? 请用语义特征分析法作出解释。
【答案】有歧义。
这是由同形字的原因造成的,“倒”是多义词,有“泼”和“斟上”两种意思; 既可以表示“洒了一杯水”,也可以表示“斟上一杯水”。
12.试分析比较一下下面三种说法,看看其中有没有病句,能不能都合法存在。
①在老师的教育下,使我提高了认识。
②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提高了认识。
③老师的教育,使我提高了认识。
【答案】后两句都是合乎规范的。对于句①,有人认为“使”前是个介词短语,句子的主语残缺,是个病句; 也有人认为这个句子可以看作是承前省略主语,或看作“使”前有意会主语,这类句子在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大量存在,可以视为“合法”。
13.指出下面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并说明用哪种功能类的词语充当。
①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②现状和习惯往往束缚人的头脑。
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④康熙皇帝对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一切欧洲学术,几乎都发生兴趣。
⑤当年红军二方面军长征渡金沙江时总指挥贺龙写的一封信已经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发现。
⑥越王勾践独自坐在石室里。
⑦用历史著作《三国志》去对比文学著作《三国演义》,未尝不是有益的事。
⑧几乎大多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史学界的评价还莫衷一是。
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好的30年。
【答案】①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动宾‖动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