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场依存性认知风格者偏好的学习方式是( )。

A. 自主学习

B. 合作学习

C. 探究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考点】认知方式理解。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认知风格者所偏好的学习方式之不同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根据人在知觉时是否受环境信息的影响可将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依存型较多地受其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而场独立型则较多地受来自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这两种认知风格与学习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场依存型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偏好合作学习,而场独立型者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更擅长,偏向于自主学习。如果对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理解透彻,这道题选择正确还是非常简单的。虽然认知方式在往年考题中出现过,但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还是第一次。很有新意.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2. 柯尔伯格研究品德发展的方法是( )

A. 对偶故事法

B. 道德两难故事法

C. 角色扮演法

D. 诱导法

【答案】B

3. 考试中越着急越回想不起来是因为( )的学习动机的再现效果最好。

A. 过弱

B. 较弱

C. 过强

D. 适中

【答案】D

4. 赫尔认为( )与生理需要状态相伴随并和有机体的生存有直接关系。

A. 原始内驱力

B. 生理内驱力

C. 继起内驱力

D. 心理内驱力

【答案】A

5. ( )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

A. 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B. 学生的智力水平

C. 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D. 定势

【答案】A

6. 按问卷设计的形式不同,可将问卷分为( )。

A. 个别问卷和团体问卷

B. 个别间卷、团体问卷和邮寄问卷

C. 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

D. 文字式问卷和非文字式问卷

【答案】C

7. 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后来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塑造

【答案】B

【解析】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沦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 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题目中的某生因受到过点名回答问题的负强化作用,所以就越来越经常地坐在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

8.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 蜘蛛织网

D.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答案】D

9. 个体在了解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后,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行为属于( )。

A. 操作熟练

B. 操作整合

C. 操作模仿

D. 操作定向

【答案】C

10.“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 )。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条件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考点】知识的分类。

【答案】A

【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梅耶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条件性知识,后者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应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的问题,例如,阅读时,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何时需要详细阅读某一段落或者跳过。条件性知识与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条件性知识是“有关……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是对“知识是什么”的描述,因而是陈述性知识。因此,答案选A 。几乎是一样的题目在2007年考试中也考到了。

二、简答题

11.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答案】(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问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