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814新闻传播实务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
● 摘要
一、判断题
1. 新闻就是用事实说话。
【答案】这种表述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1)用事实说话的含义
①“用事实说话”,是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
②“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
③“用事实说话”,寓情于事实,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了解事实信息的要求,以及新闻应以事实的信息沟通情况、达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目的的基本特征,因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的收受者,且具有说服力。
(2)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实体。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事实是新闻的生命,离开事实,新闻就不能存在。
②事实是新闻传播过程的最初“缘起”,是新闻写作与报道的基本对象、客观动因,没有事实,新闻就不会发生。
③新闻传播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事实,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都以事实为基础。在新闻传播中,事实决定观点,观点源于事实,观点要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
二、简答题
2. 试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结合现实问题,论述电视和网络媒体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答案】电视和网络媒体作为媒介,属于社会信息系统,这是媒介系统在总系统中的基本定位。它的主要资源是信息,承担的主要责任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
(1)从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分析,电视和网络媒体应当承担起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社会遗产传承的作用。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电视和网络媒体对社会起着一种“嚓望哨”的作用。同时,这两个媒介还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媒体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构。
(2)从赖特的“四功能说”来看,电视和网媒除了要承担社会环境监视的作用,还要向人们解释所发生的事情,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 它们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供娱乐。
3. 沉默的螺旋是否意味着媒体具有强大的影响?
【答案】(1)普通个体感受社会意见气候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直接经验、人际传播、大众传播。
其中直接经验和人际传播虽然对人们的判断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大众传播所具有的共鸣性(媒体工作者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具有相似性)、累积性(媒体的内容会在不同节目、不同时间反复出现)、遍在性(大众媒体是无处不在的信息源),容易令人产生大众媒体的意见是多数人意见的错觉,成为决定发言还是保持沉默的主要依据。
(2)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影响了公众对意见气候的感知,进而影响了人们在公开场合的意见表达。与有限效果理论不同,该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强效果理论。人们也应看到,这个理论并不是主张大众媒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强大的效果,沉默螺旋的出现,必须要具备一定条件:
①群体对个人的排斥,只有涉及道德评价和价值评价等极具争议的问题时才会出现,从而引发沉默的螺旋。
②大众媒体的意见要具有共鸣性,如果在某个问题上媒体的意见不一致,公众无法明确地感知到“主流意见”,也不容易出现沉默的螺旋。
③如果个人所在群体或参照群体能够为少数意见提供有力的支持,也会减少沉默螺旋出现的机会。
4. 简述“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
【答案】“社会责任论”是主张有限制的新闻自由、承认政府对新闻业干预和控制的一种新闻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于西方国家。“社会责任论”对“自由主义理论”作了重大修正。“社会责任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报刊应对社会承担责仟,并以社会责仟作为报刊业务政策的基础。它对报刊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责任论”台认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是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的。它指出:“一个人的言论自由权利必须与别人的个人权利以及主要的社会利益相平衡”,言论自由并不像自由主义理论说的那样,它不是一项绝对的权利。自由必须以责任为前提。因此,报刊在被赋予一定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2)“社会责任论”认为,报刊自由涉及三者的利益,即报刊拥有者的利益、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报刊作为一种媒介,它的自由并不等同于公众的自由,而社会应当保护的是公众的自由。实际生活中,报刊拥有了社会给予的自由权利以后,反而损害了公众的利益,这是不能允许的。“社会责任论”认为应当明确提出公众的自由高于媒介的自由,社会必须保护公众“获知的权利”以及个人隐私不受侵犯、名誉不受损害的权利。
(3)“社会责任论”提出了“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两个不同的概念。它认为,自由作为一种行动的权利,它的实现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没有来自外部的限制和控制; 二要具备行动所必需的手段和设备。如果缺乏后一个条件而只要求摆脱限制,那只是一种空洞的自由,甚
至是对自由的嘲弄。它指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鼓吹的自由概念是消极的自由,即“不受外界限制的自由”或者说是“免于……的自由”; 而“社会责任论”所追求的是积极的自由,即“具有行动所必需的手段和设备’,,或者说是“有做……的自由”。
(4)“社会责任论”主张政府应对传播媒介进行干预。它认为,政府不应当是报刊自由的旁观者,如果报刊不主动地负起责任,政府将以权力作为最后手段,强制它改正,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政府干预大众传播。施拉姆等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明确地表示这样的观点:“集权主义理论与最近发展的报刊社会责任理论有一些共同之点。二者都同意不能容许报刊降低国家文化。二者也都主张社会固定目标一旦确定,就不允许公众通讯工具不负责任地阻碍这些目标的完成。”
三、论述题
5. 选取适当的角度,结合实际谈谈大众媒体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以及相关国家如何对战争报道进行控制。
【答案】媒介与战争存在着一种割舍不断的联系,自从20世纪初传播学早期效果研究“子弹论”诞生后,人们开始认为传播媒介具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如同子弹击中躯体一样可以引起直接反映,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人们的行动。特别是一次世界大战中成功的战时宣传对协约国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更是大大增加了人们在战争中对大众媒体的迷信,一度认为宣传战和心理战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是对早期战争与媒体关系的全面总结。
随着传播理论的发展,“效果有限论”和“社会宏观效果研究”的开展,人们虽然已经摒弃了“传媒决定论”的战争观念,但是无论是美国70年代的反战宣传对越战的影响,还是最近美伊战争中美国先期的大规模造势都无疑证明了大众媒体在战争中的作用是重大的,下面就通过具体案例论述大众传媒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1)大众传媒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①通过大众媒体的宣传营造有利于己方的国际舆论。
战时状态下,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在战争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揭露或驳斥对方,宣传我方主张,争取国际舆论同情; 向对方传递一些颇为微妙的意图和决策,推动或促进谈判,都是大众媒体在战争中的独特作用。在美伊战争中,美军绕开联合国单方面对伊实施打击,遭到许多国家对这场战争的合法性和正义性的质疑,美军为了营造良好的战争氛围、树立起自己在战争中的正面形象,利用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宣传,把战争的性质说成是“正义的解放战争”,称自己是“行使正当的执法权”,并且发布大量关于伊拉克暴政统治和恐怖事件的报道,力图通过媒体的力量扭转战争的性质,取得有利于自己的舆论氛围。
②激发己方军队的十气。
主要通过两种手段实现:a. 传媒宣传树立敌方恶劣形象以激发己方军队士气,使之认为自己进行的是正义的战斗,在美伊战争中,伊总统萨达姆就被报道成“暴君’,、“独裁者”,而伊方媒体则将美军士兵描述成“喝烈酒、吃猪肉和缥妓”的外国侵略者。b. 通过报道敌方暴行来激发己军的士气,俄罗斯在反车臣恐怖主义时,就在国家电视台播放车臣恐怖分子砍下4名西方记者的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