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y79人力资源管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人力资源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

【答案】人力资源的本质就是人所具有的智力和体力,它所有的性质都是围绕这个本质而形成的。人力资源具有的特殊性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能动性

人作为人力资源的载体,既是价值创造的客体,同时也是价值创造的主体。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表现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即人,能够自我强化、选择职业、积极劳动等。

(2)时效性

人力资源是以人为载体,而人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发育成长期,人还不能进行价值创造,不能称为人力资源; 成年期,人可以进行财富的创造,形成了现实的人力资源; 老年期,人不能再进行生产创造,因此不再是人力资源。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源的这种倒U 形关系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3)增值性

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对个体来说,人的体力不会因为使用而消失,而是不断增强到一定限度; 他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也不会因为使用而消失,相反会因为不断地使用而更有价值。在一定的范围内,人力资源是不断增值的,创造的价值会越来越多。

(4)社会性

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不同,人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明显受到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具有社会属性。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同,必将导致人力资源质量的不同。

(5)可变性

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可能会有所变动,从而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在使用过程中人会因为自身心理状态不同从而影响到劳动的效果。另外,人力资源的可变性还表现为人力资源生成的可控性。

(6)可开发性

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和方式等不同于自然资源。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职能。人力资源因其再生性而具有无限开发的潜能与价值,是效益最高的投资领域。

2. 人力资源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人力资源的作用体现为以下二个方面:

(1)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

人力资源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基本前提。人力资源是组合、运用其他各种资源的主体,能够

推动和促进各种资源实现配置的特殊资源,在财富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人力资源的使用量与财富的形成呈正相关,其投入越多,形成的财富则越多。

(2)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小断发展,人力资源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度越来越大,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重。各个国家的经济学家研究所得的数据表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不断发展和积累直接推动物质资本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总资本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实务资本的投入不断减少,这说明了人力资源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企业必须投入各种资源(包括土地、资金、技术、信息、人力等)来维持其正常运转。而在各种资源中,人力资源是首要的资源; 人力资源的存在和有效利用能够充分激活其他物化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人力资源成为了保证企业最终目标得以实现的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资源。

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源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对人力资源引起足够的重视,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以保证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而实现财富的不断增加、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

3. 什么是绩效? 如何理解绩效管理?

【答案】(1)绩效,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并且能够被评价的下作业绩、下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其中工作业绩就是指工作的结果,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则是指工作的行为。理解这个含义,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①绩效是基于工作而产生的,与员工的工作过程直接联系在一起,工作之外的行为和结果不属于绩效的范围。

②绩效与组织的目标有关,对组织的目标应当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由于组织的目标最终都会体现在各个职位上,因此与组织目标有关就直接表现为与职位的职责和目标有关。

③绩效应当是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没有表现出来的就不是绩效。

④绩效既包括工作行为也包括工作结果,是两者的综合体,不能偏废其一。

(2)绩效管理是指制定与昂的绩效目标并收集与绩效有关的信息,定期对员工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和反馈,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保持一致,进而保证组织目标完成的管理手段与过程。

4. 如何看待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

【答案】所有的管理者都要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主要是因为:

(1)企业制定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做出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必须反映本企业的实际,才有助于企业经营发展。而要想具有针对性,就必须充分了解企业的状况和各部门的需求,这一方面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去调查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各个部门及时准确地反映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度、政策和决策具有可行性。

(2)企业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是要实施的,只有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发挥效用,而

制度和政策的实施单单依靠人力资源部门是不够的,还需要各个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只有他们积极地在本部门推行,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才能有效地落实。

(3)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贯穿十对员工的日常管理之中,而员工是分散在各个部门中的,所以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就要承担起这种责任,在平常的工作中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激励。管理者的管理不力,往往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失效。

二、案例分析题

5. 华为的素质模型

[1].素质模型在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华为素质模型的构建过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3].素质模型在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启示?

【答案】[1].(1)华为的素质模型就是在价值评价体系里构建的,这就是素质模型在华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定位,不管称之为胜任特征模型还是素质模型,都是作为华为的价值评价体系中的一个组织环节。

(2)华为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有着明确、清晰的定位,隶属于华为人力资源管理铁三角中的价值评价体系。在价值评价体系中,也包括三个模块:绩效管理体系; 以职位、流程以及组织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以任职资格、素质模型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这三个模块又构成了华为价值评价体系的铁三角,分析面向绩效、职位,以及人和能力。

(3)这三大价值评价体系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仟何一块都没有独立于华为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是形成了有机融合,与其他体系进行了很好的对接。首先,我们对职位进行评价,确定职位价值,然后对每一个职位明码标价,然后,我们对人进行评价,把职位要求与能力素质等结合。人配置到了相应的位置上之后,我们再看事,评价他的态度、绩效等

[2].(1)华为的素质模型是由国外咨询公司协助搭建,经过“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管理过程。

(2)细分比较详细,根据职位特点来构建。

华为的素质模型分为两大类:通用素质模型与基于职位族的素质模型。在通用素质模型中,包括成就意识、演绎思维、归纳思维、信息搜集、关系建立、团队精神等18项通用素质。除了通用素质模型外,华为还有基于职位族的素质模型。在华为,为了对干部与一般管理者进行区分,又作了领导通用素质模型、管理者通用素质模型,这样基于职位族的素质模型就包括领导者、管理者、研发族、营销族、专业族、操作族的素质模型。另外,各个职位族下面还细分为更小的族,不管是通用素质模型还是基于职位的素质模型,都做得非常细,绝对不是简单的能力词汇的拼凑。针对职位特点做出来的素质模型广泛应用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层面。

(3)分级标准细致

在华为素质模型中,包括素质词典、素质定义、分级标准、标准描述、反映各项素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