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和绩效考核周期?
【答案】(1)绩效考核目标,又称绩效目标,是对员工在绩效考核期间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所做的界定。这是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的参照系。绩效目标由绩效内容和绩效标准组成。
①绩效内容
绩效内容界定了员工的工作任务,也就是说员工在绩效考核期间应当做千l 一么事情,它包括绩效项日和绩效指标两个部分。
绩效指标是指绩效项目的具体内容,它可以理解为对绩效项目的分解和细化。
绩效指标的确定,有助于保证绩效考核的客观性。确定绩效指标时一,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 绩效指标应当有效。
b. 绩效指标应当具体。
c. 绩效指标应当明确。
d. 绩效指标应当具有差异性。
e. 绩效指标应当具有可变性。
②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是对员工工作要求的进一步明确,即对员工绩效内容作出明确的界定; 员工应当怎样来做或者做到什么程度。确定绩效标准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 绩效标准应当明确;
b. 绩效标准应当适度;
c. 绩效标准应当可变。
③对于绩效目标的设计要求,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原则,简称“明智 b. 目标可衡量原则(measurable ); c. 目标可达成原则(attainable ); d. 目标相关原则(relevant ); e. 目标时间原则(time-based )。 (2)在确立绩效考核周期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①职位的性质 不同的职位,工作内容是不同的,因此绩效考核的周期也应当不同。一般来说,职位的工作绩效比较容易考核的,考核周期相对要短一些,如工人的考核周期相对就应当比管理人员的短。其次,职位的工作绩效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比较大的,考虑周期相对要短一些,这样有助于及 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如销售职位的绩效考核周期相对就应当比后勤职位的短。 ②指标的性质 不同的绩效指标,其性质是不同的,考核的周期也应当不同。一般来说,性质稳定的指标,考核周期相对要长一些; 相反,考核周期相对就要短一些。例如,员工的工作能力比工作态度相对稳定一些,因此能力指标的考核周期相对比态度指标就要长一些。 ③标准的性质 在确定考核周期时,还应当考虑绩效标准的性质,就是说考核周期的时间应当保证员工经过努力能够实现这些标准,这一点其实是与绩效标准的适度性联系在一起的。例如“销售额为50万元”这一标准,按照经验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将考核周期定为1周,员工根本就无法完成; 如果定为4周,又非常容易实现,在后两种情况下,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都是没有意义的。 2. 报酬和薪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案】(1)薪酬是指企业为认可员工的工作与服务而支付给员工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一般来说,在企业中,员工的薪酬由三部分组成:基本薪酬; 可变薪酬; 间接薪酬。 ①基本薪酬 基本薪酬指企业根据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或者所具备的技能而支付给他们的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 ②可变薪酬 可变薪酬指企业根据员工、部门或团队、企业自身的绩效而支付给他们的具有变动性质的经济收入。根据支付的依据,可变薪酬可以分为个人可变薪酬与群体可变薪酬。 ③间接薪酬 间接薪酬就是给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通俗地讲就是“人人都有份”。 (2)报酬是指员工从企业那里得到的作为个人贡献回报的他认为有价值的各种东西。一般可以分为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两大类。 ①内在报酬 通常是指员下由工作本身所获得的心理满足和心理收益,如参与决策、工作自主性、个人成长、挑战性的工作等。 ②外在报酬 通常指员工所得到的各种货币收入和实物,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经济性报酬,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薪酬; 另一种是非经济性报酬,如宽敞的办公室、私人秘书、动听的头衔、特定停车位等。 3.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答案】随着流程再造思想的推广和普及以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部门的架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生了一种以客户为导向、以流程为主线的新的组织结构形式。 在这种新型的组织结构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一种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出现,内部的工作和人员划分为三个部分: (1)服务中心:主要是完成一些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如手续的办理、政策的解答、申诉的接受等,因此对服务中心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 (2)业务中心:主要是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职能活动,如招聘、薪酬、培训等,对业务中心的人员要求相对就要高一些。 (3)专家中心:它相当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研发中心,主要是出台相关的制度政策,向其他部门提供有关的咨询等,对专家中心的人员素质要求最高,必须要精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应当是该领域的专家。通过这种转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具有了清晰的层次,业务中心和专家中心的人员摆脱了日常事务性工作的纠缠,可以集中精力来进行高附加值的工作,这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 4. 应当怎样进行员工甄选? 【答案】(1)员工甄选工作一般来说要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 ①评价应聘者的工作申请表和简历; ②进行选拔测试和面试; ③审核应聘者材料的真实性; ④进行体检; ⑤应聘者被录用后还要经过一个试用期的考察; ⑥做出正式录用的决策。 (2)在员工甄选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会有一些应聘者因不符合要求而被淘汰,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些落选者对企业来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不能妥善地处理与这些人的关系,可能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对今后的招聘工作不利。正确的处理方法应当是以面谈或书面的形式向落选者解释清楚原因。 二、案例分析题 5. 平衡员工的工作与生活 [1].对花旗的这些做法,你如何评价? [2].花旗的做法对国内企业员工关系的管理有什么启示? 【答案】[1].对花旗做法的评价: (1)有助于员下协调他们的职业与个人生活关系。 (2)有利于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发展。 (3)有助于增进员工对企业的理解与信任。 [2].花旗的做法对国内企业员工关系的管理带来以下启示: (1)可以帮助员工寻找工作和生活计划的平衡; (2)可以为员工的家庭提供帮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