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804微生物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判断题
1. 掷孢酵母释放掷孢子的机制虽与担子菌释放担孢子相似,但前者是有性孢子,而后者则是无性孢子。( )
【答案】错
2. —步生长曲线是用于描述温和噬菌体生长规律的一种实验曲线。( )
【答案】错
【解析】一步生长曲线是用于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一种实验曲线。
3. 所有的培养基都是选择性培养基。( )
【答案】对
4. 在两用代谢途径中,合成途径是分解途径的完全逆转。( )
【答案】错
5. 水活度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十分重要,一般规律是,水生性较强的微生物适合在低水活度的基质中生长,而旱生微生物则宜在高水活度的基质中生长。( )
【答案】错
【解析】水活度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十分重要,一般规律是,水生性较强的微生物适合在高低水活度的基质中生长,而旱生微生物则宜在低水活度的基质中生长。
6. 所有碳源物质既可以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素来源,也可以提供能源。( )
【答案】错
【解析】对大多数微生物来说,碳源物质既可以为生长提供碳素来源,也可以提供能源。对于一些化能自养微生物如硫化细菌,其能源可以是一些还原态的无机物质如
7. 蓝细菌是一类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的原核生物。( )
【答案】错
【解析】蓝细菌是一类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原核生物。
8.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也是整个生物界中发现的能独立营养的最小原核生物。( )
【答案】对
第 2 页,共 50 页
9. 青霉素常作为诱变剂用于筛选细菌营养缺陷型。( )
【答案】错
10.存在于白喉棒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等细胞中的异染粒,其生理功能是作为碳源或能源贮藏物。( )
【答案】错
【解析】异染粒具有贮藏磷元素和能量以及降低细胞渗透压等作用。
二、名词解释
11.共生固氣菌(symbiotic nitrogen-fixer)
【答案】共生固氮菌(symbiotic nitrogen-fixer )是指必须与它种生物共生在一起时才能进行固氮的微生物。
12.双重溶源菌。
【答案】双重溶源菌是指能同时感染有正常噬菌体和缺陷噬菌体的受体菌。
13.胸腺依赖性抗原(TD 抗原)。
【答案】胸腺依赖型抗原即TD 抗原,是指需在抗原提呈细胞参与及T 细胞辅助下,才能刺激B 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血细胞、血清成分和细菌等大多数抗原属于TD 抗原,它需要辅佐细胞的递呈抗原以及T 细胞的辅助才能刺激机体产生
疫功能。
14.几丁质酶体。
【答案】几丁质酶体,又称壳体,是一种活跃于各种真菌菌丝体顶端细胞中的微小囊泡,直径40〜70nm ,内含几丁质合酶,其功能是把其中所含的酶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菌丝尖端细胞壁表面,使该处不断合成几丁质微纤维,从而保证菌丝不断向前延伸。
15.产量常数。
【答案】产量常数是指处于稳定期的微生物菌体产量与营养物质消耗之间呈现出的有规律的比例关系。
16.富营养化。
【答案】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水体表层的蓝细菌和藻类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
17.菌根。
【答案】菌根是指一些真菌和植物根以互惠关系建立起来的共生体。
第 3 页,共 50 页 等抗体,同时也刺激机体执行细胞免
18.溶源菌。
【答案】溶源菌是指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宿主细菌,溶源菌能与温和噬菌体长期共存,一般不会出现有害影响。
19.鉴定。
【答案】鉴定是借助现有的单位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征鉴定,确定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20.染色体。
【答案】染色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其染色质通过盘绕、折叠,由核小体经中空螺线管至超螺旋环,最后浓缩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棒状结构。
21.化学渗透学说。
【答案】化学渗透学说是由197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学者P.Mitchell 在1961年所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通过呼吸链酶系的作用,可将底物分子上的质子从膜的内侧传递到膜的外侧,从而造成了膜两侧质子分布不均衡,此即质子动势的由来,也是合成ATP 的能量来源。通过ATP 酶的逆反应,把质子从膜的外侧重新输回到膜的内侧,于是在消除质子动势的同时合成了A TP 。
22.《伯杰氏手册》。
【答案】《伯杰氏手册》是关于原核生物分类的书籍。
三、选择题
23 ,,.在“9+2”型鞭毛微管二联体的A 亚纤维上会伸出内外2条动力蛋白臂其性质是一个( )。
A.A TP 酶
B. 微管
C. 肌动蛋白丝
D. 中间丝
【答案】A
24.质粒存在于( )中。
A. 草履虫
B. 酿酒酵母
C. 大肠杆菌
D. 粗糙脉孢菌
【答案】B
第 4 页,共 5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