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856数据结构(C语言版)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某网络的IP 地址空间为采用定长子网划分,子网掩码为则该网络的最大子网个数、每个子网内的最大可分配地址个数分别是( )。

A.32, 8

B.32, 6

C.8, 32

D.8, 30

【答案】B

【解析】子网号为5位,在CIDR 中可以表示个子网,主机号为3位,除去全0和全1的情况可以表示6个主机地址,答案为B 。

2. 某基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为55MB (初始为空闲)采用最佳适配(Bestfit )算法,分配和释放的顺序为:分配15MB 、分配30MB 、释放15MB 、分配8MB 、分配6MB , 此时主存中最大空闲分,区的大小是( )。

A.7MB

B.9MB

C.10MB

D.15MB

【答案】B

【解析】对于简单分区内存分配,需要将进程的所有代码和数据装入内存。故55MB 先分配15MB 余40MB , 再分配30MB 后余10MB , 释放15MB 后出现一个15MB 和一个10MB 的空闲空间,分配8MB 时按最佳适配(BestFit )算法应该使用10MB 的空闲块,余2MB 的碎片,分配6MB

,因此最大空闲区为9MB 。 时占用15MB 的空间余9MB 的碎片(空闲空间)

3. 已知字符串S 为“abaabaabacacaabaabcc ”,模式串t 为“abaabc ”,采用KMP 算法进行匹配,第一次出现“失配” (

A.i=l,j=0

B.i=5,j=0

C.i=5,j=2

D.i=6,j=2

【答案】C

【解析】模式匹配(KMP )算法对普通的暴力匹配的改进在于:每当匹配过程中匹配失败时,主串(本题为S )的指针(i )不需要回溯,而是利用已经得到的“部分匹配”的结果将模式串(t )向右“滑动”尽可能远的一段距离后,继续进行比较。模式串“滑动”的距离是由模式串(t )本身决定的,即t

的子串中前缀串和后缀串相等的最长长度。本题中第一次失配i=5, 字串为

第 2 页,共 70 页 ,i=j = 5,则下次开始匹配时,i 和j 的值分别是( ))。 “abaab”,其相等且最长的前后缀为“ab”,一次下一个j = 2。

4. 某主机的IP 地址为180.80.77.55, 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若该主机向其所在子网发送广播分组,则目的地址可以是( )。

A.180.80.76.0

B.180.80.76.255

C.180.80.77.255

D.180.80.79.255

【答案】D 。

【解析】IPv4地址中的特殊地址,直接广播地址,也就是把主机位全部设置为1,这里77的二进制是01001101, 子网掩码252的二进制是11111100,由此可以看到77的前6位作为子网位,后四位作为主机位,由此可以知道 其广播地址是180.80.01001111.255,也就是180.80.79.255,因此答案是D 。

5. 已知串

A.0123

B.1123

C.1231

D.1211

【答案】A 其Next 数组值为( )。

【解析】KMP 算法的next 数组建立的原则

6. 下列有关总线定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异步通信方式中,全互锁协议最慢

B. 异步通信方式中,非互锁协议的可靠性最差

C. 同步通信方式中,同步时钟信号可由多设备提供

D. 半同步通信方式中,握手信号的采样由同步时钟控制

【答案】C

【解析】A 项正确,异步通信方式中,全互锁协议最慢,主从模块都需要等待确认后才能撤销其信号;B 项正确,异步通信方式中,非互锁协议没有相互确认机制,因此可靠性最差;C 项错误,同步通信要遵循统一的时钟信号,不能由多设备提供;D 项正确,半同步通信方式中,握手信号的采样由同步时钟控制。

7. 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在用户态发生的事件是( )。

A. 系统调用

B. 外部中断

C. 进程切换

第 3 页,共 70 页

D. 缺页

【答案】C 。

【解析】我们在学习操作系统中知道,任何一个进程在现代操作系统中为了共享和保护,设

,在用户态运行用户的程序,在内核定了用户态和内核态(可以通过设置软、硬件标志位来实现)

运行系统的程序。所以,从选 项来看,系统调用可以在任何态发生,用户可以发起系统调用,系统也可以;外部中断是不可控的,也会在任何时刻发生,缺页的发生也是不可控的,可以发生在用户代码之间;而进程切换却不会在用户态发生。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情形,进程切换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进程切换前必定运行的是进程调度,只有进程调度选择了下一次被调度的进程,进程切换才可以进行。进程调度是scheduler , 进程切换是dispather , 这体现了现代操作系统策略与机制

,必定分离的设计思想。所以,进程切换必定不会在用户态发生(所谓发生指其起始的源头时刻)

是在内核态(进程调度)发生的。

8.

用户程序发出磁盘请求后,系统的处理系统的处理流程是:用户程序一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一设备骆动程序一中断处理程序。其中,计算数据所在磁盘的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的程序是( )

A. 用户程序

B. 系统调用处理程序

C. 设备驱动程序

D. 中断处理程序

【答案】C

【解析】计算磁盘号、磁头号和扇区号的工作是由设备驱动程序完成的,所以答案选C 。

9. 一个TCP 连接总是以1KB 的最大段发送TCP 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当拥塞窗口为16KB 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4个RTT (往返时间)时间内的TCP 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4个RTT 时间内发送的所有TCP 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小是( )。

A.7KB

B.8KB

C.9KB

D.16KB

【答案】C

【解析】回顾TCP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慢启动)的知识点,从第一个MSS 开始,每次发送成功,拥塞窗口值翻倍,四次以后,应该为16, 但是由于拥塞阈值变为16/2=8, 故三次成功后为8, 以后为线性增长,故为8+1=9, 答案为C 。

10.从堆中删除一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

【答案】B

【解析】堆中删除一个元素,需要重新调整堆,其时间复杂度为

第 4 页,共 7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