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779艺术理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梁辰鱼
【答案】明代戏曲作家、音乐家。字伯龙,号少自、仇池外史,昆山人。是昆山腔的改革家和歌唱家。利用昆腔来写作戏曲的创始者和权威,给予昆腔传布很大助力。到了梁辰鱼,昆腔焕发出舞台生命力,这是梁辰鱼在中国戏剧史上的重大贡献。作有传奇《浣纱记》。
2. 青花
【答案】青花简称青花瓷,属于釉下彩装饰代表品种。景德镇的青花最为著名,烧造出大量青花成品。青花是用一种含钴的颜料绘制在胚体表面,再施一层透明釉,经1300度的高温烧造而出,釉下透出青蓝色颜色,视觉效果清新典雅、明快清丽。元代的景德镇青花日臻成熟,到了明清极为繁盛。不同时代的青花具有不同的特点,比较著名的是酣畅淋漓的宣德青花、典雅飘逸的成华青花、结构严谨的雍正青花、朴实自然的民间青花。
3. 微电影
【答案】微电影即微型电影,是指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型”视频短片,其主要特点有:
①“微平台”,立足于各种新媒体,可移动播放;
②“微放映”,每部时间在30秒~300秒左右;
③“微制作”,制作周期只需儿天或数周;
④“微投资”,每部成本在数千至万元左右。微电影是传统电影和网络视频短片相结合的产物,更适应移动网络时代的需求,自07年出现至今日渐兴旺,因其为广大电影爱好者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而深受喜爱,代表作有《父亲》、《青春期》等。
4. 琵琶记
【答案】南戏名作。高则诚撰。宋代南戏的开创性剧日《赵贞女蔡二郎》原是一部婚变悲剧。在民间流传的基础上,高则诚对此剧作了另外的处理,把悲剧改成了正剧。《琵琶记》中的女主人公赵五娘是贞孝典范。大灾之年,公婆饿死。赵五娘身背琵琶乞讨进京,寻找蔡伯喈。高则诚笔下,蔡伯喈不情愿地参加了科考,之后做了牛承相的女婿,却又不能忘怀赵五娘。剧中牛丞相和牛小姐也不是恶人。结果是牛小姐接纳了赵五娘,一夫二妻,蔡伯喈辞官还乡,庐墓尽孝。完成了“全忠全孝蔡伯喈,有贞有烈赵五娘”的主题。
二、简答题
5. 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看法。
【答案】(1)“有意味的形式”的含义
“有意味的形式”指英国艺术批评家克利夫·贝尔提出的关于“艺术本质”的理解。贝尔通过“后印象主义”绘画发现了线条、色彩的构成关系及其排列组合在艺术作品中的独立价值和意义,他把这种构成方式和排列组合称为“有意味的形式”。
(2)“有意味的形式”观念的重要影响
①对形式的强调反映了19世纪以来艺术创作的变化和美学研究的转折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艺术一直注重再现现实,西方美学也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占据统治地位,虽然也有一终注意形式的倾向,但基本上都是此支流,这种情况直到塞尚出现后才得到改变。塞尚抛弃了再现性因素,代之以主观重构的绘画形体,自那以后,形式主义逐渐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克利夫·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正是从美学上对这一思潮进行辩护和总结。
②“有意味的形式”直接为现代主义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推动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在美学上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破除传统美学中的机械的形式——内容二分法,开展情感与形式之间对应关系的研究,揭示艺术作品的独立性等方面打开了新的思路。
(3)“有意味的形式”观念的缺陷
①将问题神秘化
细加推敲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理论,不难发现其循环论证的弊端,即把问题神秘化了,而且最终也未能解决意味的本质问题,这给他的理论带来了一些缺憾。
②贬低了一切再现性、写实性艺术
贝尔并不把形式看作是唯一的东西,他认为,线条和色彩的组合中体现了一种特殊的意味,这意味来自于艺术家的精神。但贝尔对什么是“意味”,怎样能激起审美情感,没有圆满解释,甚至说“意味即形式”。其学说强调艺术形式的价值,但此观念贬低了一切再现性、写实性艺术。
贝尔陷入尴尬境地的根本原因在于否定再现,其摆脱困境的方法只有一个:坚持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审美情感并不是来自于克利夫·贝尔所说的色块、线条所组成的纯形式,而是来自于社会生活。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6. 简述号子音乐的功能和艺术特征。
【答案】(1)双重功用
①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
②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这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劳动的强度越大,对号子音乐表现的限制也就越大。反之,劳动强度较小,号子的歌唱者就可以有较大的余力去斟酌和发挥号子音乐的艺术表现。
(2)艺术特征
①表现方法直接简朴,音乐性格坚毅、粗犷;
②节奏的律动性;
③音乐材料的重复性;
④领与和相结合的歌唱方式:领和的形式有交替呼应式、重叠式、综合式等多种。
⑤曲式结构的简朴性:其结构特点有二:简单、规整,多为平叙性和对应性的段式; 乐段独立性不强,为配合劳动而反复唱,段落感不强,随劳动结束而结束。
7. 简述蒙太奇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 的中文译音,原为建筑学术语,意味构成、装配,组成。在电影中,蒙太奇是指按照特定的创作目的和遵循一系列艺术规则对镜头与镜头、画面与声音进行有机组合的基本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创造出电影作品空间和时间的完整性、统一性,完成对人物、环境和事件的叙述,表达具有内在逻辑的思想和情感,创造和谐的节奏和风格。
因此,蒙太奇不只是一种剪辑规则,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和创作方法。蒙太奇一般分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三种。
(1)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是影视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叙事蒙太奇又可以分为线性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
(2)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是指以相连或相叠的镜头、场面、段落在形式上或者内容上的相互对照、冲击,产生比喻、象征的效果,引发观众的联想,创造更为丰富的含义,从而表达某种心理、思想、情感和情绪。其目的不是叙述情节,而是表达情感和揭示意义。主要包括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心理蒙太奇。
(3)理性蒙太奇
理性蒙太奇是指通过在画面之间建立关系来传达特定的抽象思想,从而引发观众的理性判断与思考,主要包括杂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和思想蒙太奇三类。
8. 简述影视作品的声画关系。
【答案】在影视艺术中,声音同画面构成了影视作品表现叙事的重要元素。通过声音与画面的巧妙配合,使剪辑的画面更具深意。从第一部有声电影——1927年诞生于美国的《爵士歌王》开始,影视艺术不再是单纯的视觉艺术,声音的介入给影视艺术带来了一次伟大的变革。在影视艺术中,声画关系构成主要表现为声画同步、声画分立、声画对位。
(1)声画同步
这是指声音与画面同步配合,声音配合画面表达意义,同画面同起同落,两者吻合,声音配合画面所表现的人声、环境音、自然声等等。这些与画面同步声音有时是同期声,有时依靠后期制作声响效果。无论哪一种与画面同步的声音,都有着突出画面现场感、逼真感,消除观众与影片之间隔阂感的作用。
通常,电视新闻、纪录片等纪实类节目会常用同期声,以表现现场环境的真实,例如新闻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