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本文以实证的方式研究了高中数学作业问题,探索了作业的布置内容、布置作业的方式、批阅作业的方法。
查阅众多报刊杂志可知,大部分研究者将改革聚焦于课堂教学,忽视了课后作业的改革。由于教师盲目地布置作业,不重视作业反馈的作用,学生做作业而不重视反思,做作业而不重视作业的多种利用价值,导致作业的效率低下,因此笔者将学生独立或学生间合作或在教师指导下的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作业研究作为课题。
数学作业编题与解题以波利亚的解题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数学作业根据其内容和特征分为AB型和专题ABC型,分解型,资料型,反思型,小论文型,活动型等类型。其中有典型的例子解说怎样编写各种作业类型。而这些类型只有协作使用,互相辅助,重点突出,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在实践中扬弃了作业的单向反馈模式,实践了以双向反馈与激励指导为模式的作业布置和批阅模式。首先探索了作业布置的三种方式:因时布置,因材布置和循环布置。因时布置是指根据课程进度布置作业的方式,它的主要内容是AB型与专题ABC型,辅之以资料型,反思型,分解型作业。因材布置是指根据不同学生作业出现的问题采用相关的问题与方法布置作业的方式,它的主要内容是反思型和分解型作业。循环布置是指根据遗忘规律或教学的内容先后出现的规律而布置的作业,它不是简单重复地布置作业,而是注重问题的变式拓广,注重在错例分析的基础上,实施二次布置作业进行查缺补漏。其次探索了作业批阅的方式,在继承传统作业批阅的优点与扬弃传统作业批阅的缺点的基础上,坚持错例分析与二次布置作业,坚持面批,坚持让学生在作业中提问问题(使师生数学交流通畅),坚持培养学生作业复查与反思的习惯(即学生批阅作业的实践)。
在效果分析部分,通过试验班与对比班的成绩分析,说明改革后学生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说明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学能力的测验,说明学生学习迁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提供了一套可供操作的作业编题、布置、批阅的模式。它对教师的启示在于:一方面,要用好作业题,通过数学问题内在的联系与逻辑关系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心理顺序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使教师认识到作业的布置内容,布置方式,批阅方式是和谐的整体。它对学生的启示是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良好的作业习惯来源于良好的解题思维习惯。
在作业研究的设想中有作业的使用,重在探索优秀的作业范例对本级和以后学生的激励与榜样作用,实践中并未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