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莱布尼茨的单子
【答案】莱布尼茨的单子是指实在的终极要素,它是简单的,不可分割且互不影响的,也是自足的,是自然界的真正原子,没有部分、广延或形状。莱布尼茨将单子等同于知觉和欲望,根据单子的知觉内容将单子分为三个等级:①只有知觉和欲望的基本性质,没有自我意识; ②动物的灵魂,它具有比较明晰的知觉,并有记忆相伴随; ③完全有自我意识的精神或“理性的心灵”。在任何单子的知觉状态内,都表现该单子与其他单子的关系。虽然它们的每一个都是自身封闭的,它们之间却有上帝预先确定的完全和谐的关系。
2. 笛卡尔的天赋观念
【答案】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是对观念的一种分类。关于天赋观念的概念有几种观点:①天赋是发源于心灵本身,而不是来自于经验; ②在出生时,天赋是指潜在于心灵之中的观念,经验以某种方式使它们显示出来; ③它们是由我们天生具有的倾向形成的。按照观念的不同来源,笛卡尔把所有的观念分为天赋的、外来的、虚构的三类。他认为天赋观念是上帝赋予我们的,因此是不会错的,并将天赋观念作为我们获得普遍必然的知识的基础和出发点。
3.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
【答案】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是其政治哲学的重要概念。市民社会是独立的个人的联合,是一种相对的全体。市民社会包括需要的体系,是指在能满足各种需求的经济活动、公共权威、司法和公司的管理中的组织和实践活动。市民社会分为廿个等级:①实体性等级,是指农民阶级,它依赖于自然界:②反思等级,是指产业等级,它倾向于自由的经济活动; ③普遍等级,是指公职官员,它以公众利益为职业。黑格尔认为,在市民社会中,人们成为有产阶级,具有平等的公民权利,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并存在确定的法律制度来保证个人自由,协调个人的需要和公众利益之间的矛盾。
4. 三表法
【答案】三表法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述“归纳方法如何从经验材料上升到一般”的结论时,对材料的分门别类的称谓,即具有表、缺乏表和程度表。所有正面的例证构成具有表,所有反面的例证构成缺乏表,不同程度的例证构成程度表。培根指出,在研究过程中建命起这一表或那一表之后,需再用排斥法排除掉表上罗列的实例中的不相干因素,使得剩下的唯一的因素能被断定是被研究性质的形式即原因。
5. 先天综合判断
【答案】“先天综合判断”是康德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其来源是体漠关于综合命题和分析命题的区分。这一概念是为了解决经验知识所具有的普遍必然性问题而提出的,是对唯理论和经验论两种知识论的综合。一切认识都基于判断,康德把判断分为三种类型:先天分析判断、后天综合判断和先天综合判断,而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既能扩展我们的知识又具有普遍必然性,它才是可靠的科学知识的根据。先天综合判断又可分为数学命题、自然科学的命题、形而上学的命题三类。为了把形而上学改造为未来的科学的形而上学,因此也必须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基础,它将为人类的知识和一切理性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
6. “是”和“应该”之分
【答案】“是”和“应该”之分是指休谟提出的作为对事实陈述和价值判断的逻辑区分。事实陈述描述世界“是”怎样的,这被认为与价值无关; 价值判断规定世界“应该”是怎样的,这被认为是评价性的或规范性的。描述和评价被认为是不同的活动。因此,我们不能从非道德判断中推演出道德判断,从一个事物“是”什么中不能推出该事物“应该”如何,在事实和价值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
7. 恒常联系
【答案】恒常联系是指一类的一个事件发生总是确定无疑会伴有另一类的一个事件发生时所存在着的关系。休谟认为,因果关系就是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心理的联想而形成的恒常的联系。休谟说:“如果某一个特殊事件在所有的情况下,总是与另一个事件集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毫不踌躇预言,在这一事件出现之后将产生另一事件……于是我们将一个对象称为原因,另一对象称为结果。”在这样一个经验的基础上,当我们看到一类事件的发生,就推断另一类事件的发生。于是他声称,我们的因果关系的观念来自于恒常会合。
8. 唯名论
【答案】唯名论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主要派别之一。经院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围绕“共相”问题,中世纪经院哲学分为实在论和唯名论。唯名论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只是概念,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唯名论否定共相的独立实在性,从根本上威胁到基督教的正统神学和教会权威。唯名论坚持把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相分离的做法,在客观上推动着近代经验哲学与实验科学的兴起。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答案】“先天综合判断”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的重要命题。
(1)判断的分类
①先天分析判断
这种判断的谓词已经包含在主词中,具有必然性,但它却不能扩展我们的知识。
②后天综合判断
这种判断的谓词并不包含在主词中,是在判断中被加到主词上去的。虽然能扩展我们的知识,但不能保证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③先天综合判断谓词并没有包含在主词中,但这一判断却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先天的必然性。既能扩展我们的知识,又具有普遍必然性,它才是最终使我们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可靠的科学知识的根据。数学和自然科学以这种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基础。
(2)先天综合判断的具体分析
康德认为科学知识分为质料与形式两种形式。质料是通过后天的经验所获得的知识内容,使这些经验质料构成知识是主体认识能力的工作,因而主体的认识能力就构成知识的形式。如果科学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那其来源就是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康德专注于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研究,并形成“先验哲学”。先验哲学的问题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它具体分为“纯粹数等知识是如何可能的”、“纯粹自然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和“一般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三个问题。
(3)意义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对休谟“归纳问题”的尝试性解答。休谟的“归纳问题”严重威胁到自然科学的哲学根基,整个科学体系受到怀疑。先天综合判断的提出既扩展知识的内容,又使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保证科学知识的可靠性。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康德哲学重要的理论根基。
10.西方哲学史上对上帝存在的证明有哪几种? 请简述其中一种的基本内容。
【答案】对上帝存在进行证明是西方哲学史上较有特色的思想,是基督教哲学家、神学家们较为关注的问题。
(1)代表人物与方法
①安瑟尔谟运用逻辑手段对上帝存在进行本体论的证明。
②托马斯·阿奎纳对上帝存在进行史上著名的“托马斯五路证明”。
③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哲学原理中论证上帝的存在。
(2)“托马斯五路证明”托马斯·阿奎纳是中世纪经院派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托马斯五路证明”是指:
①事物的不断变化
万物都在运动,每一运动之物必有其推动者,这个运动的系列最初必然有一个不动的推动者,他启动整个过程,自己却不受任何东西的推动,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②因果必然性
每一个事物都以一个先在的事物为推动因,每一个事件都有因可循。追循原因的根本,就可以找到第一个因,因为一个序列如果没有一个开端,就不会有中间和终端。这个终极动力因,就是上帝。
③可能性与必然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