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802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推导某一时期总产量、人均产量和人口这三者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答案】由于

有: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两边同时对t 求导:

式中,g y 为人均产量的增长率,g Y 为总产量的增长率,g N 为人口增长率。

上式说明,人均产量增长率可以表示为总产量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差。

2. 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家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主张,同供给学派的供给政策主张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有何区别?

【答案】(1)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家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主张只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角,只是在推行宏观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时配合实行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而己。

(2)供给学派的供给政策主张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是站在总供给角度提出来的。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强调激励的作用,认为激励意味着对工作、储蓄、投资和企业家才能足够的报酬。供给学派认为不是需求决定供给,而是供给能够创造需求,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从而刺激经济。

3. 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答案】以及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即利率上升时,投资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增加,以及收入增加时,储蓄随之增加,收入减少时,储蓄随之减少。

如果这些条件成立,那么,当利率下降时,投资必然增加,为了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或者说储蓄和投资相等,则储蓄必须增加,而储蓄又只有在收入增加时才能增加。这样,较低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结合,才能保证产品市场上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于是当坐标图上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时,IS 曲线就必然向右下方倾斜。

如果上述前提条件不存在,则IS 曲线就不会向右下方倾斜。例如,当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时,即投资需求曲线呈水平状时,则IS 曲线将为一条水平线。再如,如果储蓄不随收入而增加,即边际消费倾向等于1, 则IS 曲线也呈水平状。由于西方学者一般认为投资随利率下降而增加,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因此一般可假定IS 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

4. 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

【答案】(1)从交易方程式Py=MV可以看出,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需求实际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经验研究中,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是比较直观的、容易得到的(即等于名义国民收入除

,所以往往被用于说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以及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以平均货币存量)

(2)古典学派的传统货币数量论与现代货币数量论对货币流通速度的不同看法

,①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Py=MV)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kY=kPy)

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一些“如公众的支付习惯,使用信用范围的大小,交通和通讯的方便与否等”制度上的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因而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不会迅速变化。

②1956年,弗里德曼发表了《货币数量学说的重新表述》一文,提出了如下货币需求函数:

从弗里德曼所列出的货币需求函数关系不难看出,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不过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变形。与传统货币数量论不同的是,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不是数值不变的常数,而是决定‘已的其他几个数目有限的变量的稳定函数。即传统货币数量论与现代货币数量论有明显的不同:货币流通速度在传统货币数量论中被视为一个常数,而在现代货币数量论中被视为一个稳定的函数。

(3)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周期变动的不同解释

从各国的统计数据中大致可以看出货币流通速度往往是顺周期变动的,这一现象和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是相吻合的。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货币需求和利率是成反向变动的,而利率的变动往往又是顺周期的,也就是说利率在经济繁荣时上升,衰退时下降,受此影响,货币需求在繁荣时期会趋于下降,在衰退时期会趋于上升。而根据交易方程式,货币需求又是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向关系的,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会表现出顺周期变动的特征。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也能够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顺周期波动提供合理的解释。他认为:由于货币的需求是由恒久性收入决定的,而在繁荣时期,恒久性收入的增长相对慢于现期收入的增长,因而货币需求的增长相对慢于国民收入的增长,货币流通速度也就上升或加快上升; 在衰退时期,恒久性收入的下降慢于现期收入的下降,因而货币需求的下降也相对快于国民收入的下降,货币流通速度就下降或增长放慢。这样,货币流通速度就表现出顺周期的特征。

由以上分析可知,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顺周期变动的。但是从长期资科来看,货币流通速度稳定的观点受到一定的挑战。实际情况表明,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一个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量是缺乏依据的,将它视为一个常数更加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或剧烈波动的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会有较大的波动。由此看来,像费雪那样将货币流通速度看成是一个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并据以估计货币需求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必须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人们行为的结果。也就是说,必须用人们的货币需求来解释货币流通速度,而不是用货币流通速度来解释货币需求。

5.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给出模型稳定状态的条件,并画图说明外生的储蓄率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有何影响?

【答案】(1)新古典增长模型稳定状态条件的推导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社会储蓄函数为S=sY,s 是外生的储蓄率; 劳动力以一个不变

,其中y 为人均产出,k 的比率n 增长;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故人均生产函数可表达为Y=f(k )

为资本一劳动比率。

如果用N 表示劳动力,Y 表示产出,则有y=Y/N,n=△N/N。保持给定的人均资本水平k 所必需的投资取决于人口增长和折旧率,考虑到人口增长率恒定,因此经济需要投资nk 来为新工人提供资本,再假定资本折旧是资本存量的一个不变的比率δ,因此保持人均资本水平所需的投资是(n+δ)k 。

,模型基本方程为根据人均生产函数,y=f(k )

因此,在稳态时的y*和k*

满足

(2)现在如果提高储蓄率s ,变为s' ,则仍然有

储蓄率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收入。

如图所示,C 和C' 分别是:和s' 下的稳态,可以发现当s 提高时,y 也随之提高。在人口增长率和折旧率不变的情况下,稳态条件是

态时的k*提高,从而使得稳态时的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因此,s 的提高使得达到稳。 ,也就是说较高的。经济均衡条件为。

图 储蓄率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

二、论述题

6. 什么是自然失业率? 影响自然失业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自然失业率有上升的趋势。就此谈谈你的着法。

【答案】(1)自然失业率的含义

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自然失业率为摩擦性失业率与结构性失业率加总之和。

(2)自然失业率变化的影响因素

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具体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