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劳动生产率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基于两部门框架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 实际汇率; 修正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日益密切,而汇率作为不同货币交换的比率,是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连接的桥梁,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08 年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和金融的冲击,现行的国际贸易秩序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汇率水平的均衡稳定,对世界经济以及国际关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这种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来说更为重要。
    本文从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入手,分析相对劳动生产率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选取金砖四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南非)和亚洲四小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为新兴经济体国家代表,以美国为参照国,采用1995~2012 年的年度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两步传导机制。再结合新兴经济体的劳动市场分割情形,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内引进相对工资水平作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指标,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修正和补充,在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再分析,来研究新兴发展经济体相对劳动生产率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结果表明: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第一步传导机制即“相对劳动生产率对相对价格产生影响”在新兴发展经济体中并不成立,而第二步传导机制即“相对价格对实际汇率产生影响”成立,这一结果从侧面也说明了新兴发展经济体两部门劳动力分割。而在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形之后,利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修正模型,加入相对工资这一变量,发现这些国家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即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了实际汇率的下降,即本国货币的升值。最后论文的结果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和优化人民币汇率机制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