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810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来源
【答案】新闻来源是指为记者提供新闻报道所需情况与材料的人或单位,有时也包含记者获得新闻信息的地方。一般来说,新闻来源主要包括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新闻事件的知情者等。受众在接受一则新闻信息时,除了关心信息的具体内容外,还想知道这则信息是谁提供的,进而判断信息提供者的权威程度,并由此推断这条信息的可信度。在消息或者通讯写作中巧妙地交代新闻来源,做到笔笔都有依据,这是堵塞杜撰新闻的一条渠道,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消息头
【答案】消息头是指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开头部分冠以的“**讯”或“**电”之类的字样。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正规的新闻报道不可忽视消息头的运用。消息头的形式主要有“讯”与“电”两大类。“讯”主要是指通过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凡是报社通过自身的新闻渠道所获得的本埠消息,一般都标明“本报讯”。“电”主要是指通过电报、电传、电子邮件、传真或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各家新闻通讯社向报社传递新闻信息时,多数采用此类形式。
3. 新记《大公报》
【答案】《大公报》是我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由英敛之创办于天津。新纪《大公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莺等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吴鼎昌独自投资并自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莺任总编辑兼副经理,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大得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欢心。国民党政府建立后,《大公报》在政治上拥护国民党政府,并采取“小骂大帮忙”的宣传手法,既讨好蒋介石,又能迷惑一般读者。
在新闻业务和经营管理方面,锐意改进,推出不少有益于发展的举措,因而其事业蒸蒸日上,在全国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1936年,该报上海版创刊,将其触角伸入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
4. 云计算
【答案】云计算,从技术角度来讲,一般认为是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进行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来向用户按需服务。“云”就是提供资源的网络,用户无需将这些资源信息存放在终端,而是通过网络到“云”中去获取所需的信息。目前传媒产业对云计算技术的讨论依然是在探索之中,研究者们主要探讨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其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的构想和运用,以及如何利用云技术实现数字化生存和全媒体转型。从目前状况来看,云技术的一些应用,比“云报纸”仍具有试验性质,在技术上和受众使用的角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5. “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
【答案】“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是指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新闻记者应该通过达到具体真实,从而实现新闻报道的整体真实,遵循新闻的基本属性一一真实性,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其强调的是新闻与事实之间,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6. 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
【答案】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是指通讯所报道的内容,正是此时大众议论的热门话题,或者大众对其感兴趣,有可能成为热门话题的社会现象。这类选题人多比较浅近,比较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二、简答题
7. 怎样才能写好风貌通讯? 它对记者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案】写好风貌通讯及其对记者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抓住特点写见闻
风貌通讯的取材特征就是活材料多,有特点的见闻多,活灵活现,感染力强,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风貌通讯的采写要求记者善于抓住典型有特色的材料,灵活表现。
(2)旅行者的视角一一新鲜
①风貌通讯的一个特点,首先是记者要以本地人的眼光去看外地,观察它的概貌、探求它的陌生和神秘,这可以极大地满足人们求知求新的心理需求。使本地读者跟随记者的脚步,仿佛也身历其境地看到异地的变化和风情。
②旅游者的视角是以行进中的观察获得见闻,即“步移式观察”。记者每到一地,都用好奇的目光捕捉着各种镜头,并随着记者随机式采访的脚步而变幻,读者的感官跟随记者的脚步“延伸”,报道的悬念感和吸引力也油然而生。
(3)主题小容忽视
风貌通讯尽管取材以见闻为主,格调轻松,强调可读性,但要形散而神不散,仍然需要突出主题,要通过记者的所见所闻,考察社会生活的变迁,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因此,记者在采写中仍要有一个观察事实一一提炼主题一一围绕主题选择事实的过程。
(4)风貌通讯的采写必须注意“新”
从时代的高度,发现和反映某地的新变化、新风貌,或者新的社会间题。同时,风貌通讯也小可忽视写人,在一个大的风景画中,要有人的活动,要通过人的活动、人的思想感情的流露,反映时代特征。
8. 简述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答案】同新闻真实相对立的是新闻失实。在实践中,报道失实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中外新闻界,并带有普遍性、顽固性的特点。几乎有媒体报道,新闻失实就如影相随,从未离开过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复杂,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传播者主观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新闻写作首先要确定报道的主题和角度,这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不惟上、不惟钱、只惟实,不盲目地“跟风”和“跟钱”。手中的笔只有对社会、对历史负责,真实性才能得到根本保证。
(2)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谋篇布局实际上体现作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认识与分析。掌握与运用科学的方法,辩证地、全面地反映和报道事物,是防止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要求正确交代因果关系,避免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对复杂事物要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进行报道,掌握“平衡”原则。
(3)在写情节细节时要严禁想当然
新闻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不能将推测、推论、合理想象的东西作为事实来写。新闻事实常含有不可预料的方面,想当然容易失实。
(4)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材料
实践己证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反复核实,可以避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新闻报道涉及面广,要求记者培养质疑意识:①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资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
②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 ③要注意核对数字。记者在新闻写作涉及数字时,要一丝不苟,养成严谨的作风。
(5)描写要有分寸感
用词造句与描写的分寸感是体现新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对人物、事件、过程还是环境进行描写时,都要精心选择用词,力争用更准确、更恰如其分的语言去描述。有些报道失实,缘于记者用词不当或词不达意。在新闻写作中如何描写,特别是慎用形容词,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6)要注明新闻来源
在消息或者通讯写作中巧妙地交代新闻来源,做到笔笔都有依据,这是堵塞杜撰新闻的一条渠道,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有重要的意义。
(7)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稿件写完后一般应送审。除媒体内部把关,审稿者主要是被采访对象,以纠正稿件中的失实之处; 有些重要稿件按规定还要送有关部门审稿,避兔宏观上的失实。
9. 在我国,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应该具备哪些基本品质?
【答案】(1)广播电视节目的含义。
广播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广播电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结构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2)优秀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品质
①舆论导向正确,符合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力一针,富有时代特色; 广播电视媒体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而且传播迅速及时,深受群众欢迎,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新闻媒介能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真理之声、正义之声,能不能正确传达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