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一口菜饼子》

【答案】《一口菜饼子》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北京电视台1958年6月15日以黑白电视在演播室以直播方式播出。由陈赓根据许可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导演是胡旭、梅村,由中央广播实验剧团表演。全剧采取第一人称串讲了妹妹以一块枣丝糕逗狗,姐姐回忆起解放前一家逃荒之时姐妹因一块菜饼子退让,母亲却因为饥饿气绝而亡,妹妹痛悔不该忘去过去苦难的故事。

2. 电视散文

【答案】电视散文是一种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散文般优美的意境。电视散文将电视与散文联姻,催生成一个新的文学载体,具有文学性,包涵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审美空间。同时它又具有电视性,以画面、音乐、色彩、字幕、声响等艺术元素构成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在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审美的即时互动效果。电视散文的代表作有温州电视台的《永远的廊桥》、四川电视台的《哑巴渡》等。

3. 视听率

【答案】视听率(Rating ),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收听)某一节目的人数占电视观众(广播听众)总人数的百分比。这是一项用来统计广播电视节日拥有观众、听众人数多少的指标。与视听率相关的测量指标还包括到达率、收视人口、占有率、毛评点、忠实度、受众构成、千人成本、毛评点成本等。

4. 场面调度

【答案】场面调度最初是戏剧用语,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活动的位置变化所做的处理。用于影视剧中,则是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包括所有放置在摄影机之前的将被拍摄的元素:布景和道具、灯光、服装和化装以及人物举止。根据调度主体的不同,分为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常用的调度手法有纵深调度、重复调度和对比调度。

二、填空题

5. 同一首歌的总导演是_____。

【答案】孟欣

【解析】《同一首歌》栏目于2000年1月27口创立,借用歌曲《同一首歌》,请来观众所熟知的歌唱家和歌手,为观众献唱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同一首歌》以制作独具特色的系列大型演唱会和各类主题、公益演唱会为主,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6. 1984年“飞天奖”获奖作品《今夜有暴风雪》的导演是_____。

【答案】孙羽

三、简答题

7. 简述电视“偏见”形成的原因及后果。

【答案】(1)电视“偏见”形成的原因

①在任何电视节目(包括纪录片)的制作中,其本质在于选择一一将眼前毫无结构和凌乱的东西整理成形。这种选择的过程,必然带有整理者自身某种程度的“偏见”。

②还有一种无意识的“偏见”来自新闻价值本身。新闻选择的传统价值之一是“否定”,即反常的才是新闻,而媒介的时效性与“否定”价值的结合,会导致电视媒体上充斥着因新闻价值本身所决定了的“偏见”。

③电视节目为争取观众,必须利用大多数人可能认同的社会和文化经历的共同领域,而排除那些与大多数人社会文化经历和观点迥然不同的人;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构成社会的每一个个体、群体、文化、信仰和态度的多样性就会逐渐减弱。这也是电视偏见形成的原因之一。

(2)电视“偏见”的存在后果

电视“偏见”的存在后果,可能并不一定是“偏见”内容的本身,而是“偏见”形成的方法会逐渐影响观众的思维方式与想象力,并因此形成新的“偏见”,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8. 简述电视画面构图的内容、原则和优点。

【答案】(1)电视艺术中的视觉元素,如作为画面表现对象的人物和环境,以及作为画面表现手段的光影、线条、色彩、形状等等,这些视觉兀素在画面中的组合、搭配,它们的位置与角度等变化。就是构图的内容。

(2)构图的基本原则讲究的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对比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如形状的对比、色彩的对比等。对比得巧妙,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地反映和升华主题。视点构图,是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中心点上。

(3)与传统的绘画、摄影等视觉艺术相比,电视艺术的画面构图是动态的。构图可以全面展现画面空间中各种表现内容的现实关系,赋予表现内容以特定关联和涵义,表现创作者的主观评价,形成画面视觉张力,从而引起情绪和节奏等的变化。

9. 2006年以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态势。

【答案】2006年以来,电视剧产业蓬勃兴起,国产电视剧随之迅猛发展,如同初升的朝阳,

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电视剧以其传递社会信息之丰富,表达艺术情感之复杂,形态之生动,类型之多样,覆盖之广泛,社会影响力之巨大,使中国电视观众始终保持在高涨的电视剧收视热情之中,也使电视剧自身处于繁荣鼎盛的发展态势之中。

第一,产量丰富,高度类型化。形成了家族传奇剧、历史题材剧、现实题材剧、家庭伦理剧、都市爱情剧、翻拍改编剧、室内情景剧、军旅题材剧、农村题材剧、谍战剧、魔幻神话剧、公安题材剧等纷繁复杂的类型。

第二,一个涵盖内容制作方、发行方、播出方、观众和广告客户等在内版块构成的电视媒介领域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链基本完形。

第三,网络自制剧异军突起。近年来,由于视频网站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产剧、引进剧已经不再是视频网站抢夺的重点。用户永远是趋向更好看的作品,而非视频网站本身。要想获得忠实稳定的观众群体,网站自制剧便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中国电视剧市场空前繁荣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我们不得不正视并要加以改正的问题:

第一,题材扎堆,跟风模仿现象严重。类型化特征明显并不是电视剧产业的问题,但同类题材过度泛滥,更有甚者同材不同质,跟风之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谍战剧到宫斗剧再到家庭伦理剧,一旦某种类型受到热捧之后,荧幕上便充斥着跟风之作。

第二,比现实残酷的电视剧现实。时代呼唤具有美好精神和高尚情操的电视剧精品,电视剧创作中应该承载健康的人文追求。但是当前电视剧创作中对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张扬的还不够,特别是部分电视剧中的表象沉迷和价值遮蔽现象最为突出。

第三,儿童题材的缺失和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少儿题材电视剧受到市场利益的影响,创作者缺乏信心、力量单薄,作品数量少之又少,电视剧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项目,忽略了少年儿童,不仅仅丧失了文化产业的一部分重要商机,更重要的是丢失了先进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和未来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历史题材电视剧几乎被带入到无规律、无是非、无正义的虚无空间。用戏说、拍案消解历史的厚重、庄严和凝重,可悲可叹! 此种现象和误区应当引起关注和重视。

第四,经典的尴尬,改编翻拍剧盛行。近年来,确实有一些像《新上海滩》、《又见一帘幽梦》、《倾城之恋》等改编翻拍影视作品收到了不错的收视效果,但是目前改编翻拍盛行,从深层次来看其实是电视剧创作存在着艺术创新不足的问题,反映出题材开掘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10.简述广播电视的特点。

【答案】(1)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大体上包括以下几点:

①大众传播媒介通常由媒介机构组织来运作,需要数量庞大的具有专业训练背景的从业者。广播电视更被认为是高技术、重装备的行业。

②大众传播媒介所面对的受众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和匿名性。从总体上看,广播电视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受众究竟具体是谁。

③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具有公开性、传递迅速,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耐久性,每天旧的媒介内容会源源不断地被新的媒介内容所覆盖和取代,媒介传播的内容往往是速朽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