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昌大学管理学院820管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简述你是如何理解“领导”这一管理术语的,为什么?

【答案】(1)领导是指运用各种影响力,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所认知的日标而努力的过程。其工作内容主要包含五个力一面:先行、沟通、指导、浇灌和奖惩。它的三个要素是:①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 ②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它们既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 ③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下属来达到组织的目标。领导的职能归纳起来是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处理与人的关系; 处理与事的关系; 处理与时间的关系。

(2)被领导者追随和服从的意愿并非全部来自于制度权,更多的是建立在领导者个人影响权、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所以不能简单把领导与管理当成一回事,一个人可能既是管理者,又是领导者,但是管理者和领导者两者分离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2. 控制的标准有哪些?

【答案】控制标准是指计量实际或预期工作成果的尺度,是从整个计划方案中选出的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是控制工作的依据和基础。具体内容如下:

(1)控制标准的分类

①定量控制标准与定性控制标准

定量控制标准是指可以用数字量化的标准; 定性控制标准是指难以定量化的标准。

②实物标准与价值(财务)标准

实物标准是一种非货币化的标准,用于反映定量的工作成果; 价值(财务)标准是用货币度量的标准,具体又分为费用标准、资金标准和收入标准。

(2)有效控制标准的原则

①简明适用,即保证标准明确、不含糊,对标准的量值、单位、可允许的偏差范围等要明确说明,对标准的表述要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接受。含糊的、解释起来主观随意性大的控制标准是不利于控制的。

②协调。管理控制工作覆盖着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制定出来的各项控制标准不可相互冲出,应该彼此协调一致。

③可行且易操作,即标准的确定要客观,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使绝大多数人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

④相对稳定,即标准要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要能用于一段较长的时间,即使有弹性,也是在一定的原则范围内变化。

⑤前瞻性。建立的标准既要符合现时的需求,又要考虑到将来的发展对控制指标的要求。

(3)确定控制标准的步骤

①确定控制对象

控制的对象包括:环境因素; 资源投入; 活动过程

②选择关键控制点

关键控制点是对计划目标实现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点,它们是业务活动中的一些限定性不利因素,或是能使计划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有利因素。主要有:影响整个工作运行过程的重要操作与事项; 在重大损失出现之前显示出差异的事项; 若干能反映组织主要绩效水平的时间与空间分布均衡的控制点。

③制定控制标准

制定控制标准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a.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资料以及同类企业的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来确定企业经营各方面工作的标准。

b. 经验估计法。经验估计法是根据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参考有关技术文件或实物,评估计划期内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制定标准的方法。

c. 工程标准法

工程标准法是指在对工作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并以准确的技术参数和实测的数据为基础,通过科学计算确定标准的方法。

3. 人员配备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为求得人与事的优化组合,人员配备过程中必须依循一定的原则。人员配备的原则主要包括:

(1)因事择人的原则

选人的目的在于使其担当一定的职务,要求其从事与该职务相应的工作。要使工作申有成效地完成,首先要求工作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2)因材器使的原则

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的人去进行,而不同的人也具有不同的能力和素质,能够从事不同的工作。从人的角度来考虑,只有根据人的特点来安排工作,才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工作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3)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

处在动态环境中的组织是在不断发展的,工作中的人的能力和知识是在不断提高和丰富的,同时,组织对其成员的素质认识也是不断全面、完善的。因此,人与事的配合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使能力发展并得到充分证实的人去从事更高层次的负更多责任的工作,使能力平平、不符合职务需要的人有机会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以求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实现人与工作的动态平衡。

4. 有效的控制应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有效的控制应具有以下特征:

(1)适时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

(2)适度控制。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

①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②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③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3)客观控制。

(4)弹性控制。

5. 简述目标的基本特性。

【答案】目标是目的或宗旨的具体化,指个人或组织根据自身的需求而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要达到的预期成果。目标的基本特性有以下几点:

(1)目标的多样化

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所确定的目标往往是多个而非单一的,即使是组织的主要目标,一般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主要目标外,还要有次要的目标。另外,在目标体系中的每个层次,也会有多个具体目标。

(2)目标的层次性

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目标形成一个有层次的体系,从广泛的社会经济目标到特定个人目标,分层次、分等级组成。组织目标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层次:第一层次为社会层,即企业组织满足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目标; 第二层次为组织层,即企业组织和专业系统自身发展的日标和策略; 第三层次为个人层,组织最低层即成员个人的目标。

(3)目标的网络化

一个组织的目标,通常是通过各种彼此联系的活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来实现的。如果各种日标互不连接、互不支持,则执行的结果必然会给整个组织或企业带来不利,甚至是严重的负面影响。目标和计划很少是线性的,即这个目标实现后,紧跟着再去实现下一个目标。有效的计划方案,其具体目标共同形成一个左右关联、上下衔接、互相呼应着的一个有机网络。

6. 组织冲突一定都是有害的吗? 竞争胜利对组织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组织冲突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成员个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中不同团体之间,由于利益上的矛盾或认识上的不一致而造成的彼此抵触、争执或攻击的组织行为。它普遍存在于社会关系的各个领域,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1)组织冲突不一定都是有害的。组织中的冲突是常见的,特别是在变革中是不可避免的,组织冲突会出现竞争胜利和竞争失败两种结果,不同的结果对组织有不同的影响。

(2)竞争胜利对组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