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20管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谈谈组织分权的两个主要途径(制度分权和授权)的内涵及其区别。

【答案】权力的分散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组织设计中的权力分配(即制度分权)与主管人员在工作中的授权。

制度分权与授权的结果虽然相同,都是使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行使较多的决策权,即权力的分散化,但这两者是有重要区别的。

制度分权是在组织设计时,考虑到组织规模和组织活动的特征,在工作分析、职务和部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各管理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规定必要的职责和权限。而授权则是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为充分利用专门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或出现新增业务的情况下,将部分解决问题、处理新增业务的权力委任给某个或某些下属。

制度分权与授权主要有以下区别:

(1)制度分权是在详细分析、认真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工作中的授权往往与管理者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拥有的下属的特长、业务发展情况相联系,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2)制度分权是将权力分配给某个职位,权力的性质、应用范围和程度的确定,需根据整个组织结构的要求; 授权是将权力委任给某个下属,委任何种权力、委任后应作何种控制,不仅要考虑工作的要求,而且要依据下属的工作能力。

(3)分配给某个管理职位的权力,如果调整的话,不仅影响该职位或部门,而且会影响与组织其他部门的关系。制度分权是相对稳定的。除非整个组织结构重新调整,否则制度分权不会收回; 授权是某个主管将自己担任的职务所拥有的权限因某项具体工作的需要而委任给某个下属,这种委任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临时的。长期的授权虽然可能制度化,在组织结构调整时成为制度分权,但授权并不意味着放弃权力。

(4)制度分权主要是一条组织工作的原则,以及在此原则指导下组织设毛! 一中的纵向分工; 而授权则主要是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的一种领导艺术,一种调动下属积极性、充分发挥下属作用的方法。

作为分权的两种途径,制度分权与授权是互相补充的:组织设计中难以详细规定每项职权的运用,难以预料每个管理岗位卜工作人员的能力,同时也难以预测每个管理部门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因此,需要各层次领导者在工作中的授权予以补充。

2. 薪酬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薪酬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1)正确设定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将向有关员工传递明确的信息,即组织要求你做哪些事,什么事做好了能得到

奖励。由于人的自利性,大多数人都会按评价体系显不的方向去努力,因此工作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有“指挥棒”效应。在设定时必须慎重,从组织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不同工作的特点、功能、战略地位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符合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哪些为主、哪些为辅,不适当的量化可能误入歧途,难于使评价达到公平公正的要求。

(2)根据对工作成果的评价,必须给予报酬

报酬从性质上可分为精神和物质两种。一般两者相互结合,兼而有之。报酬从作用上可分为正报酬和负报酬两种。正报酬就是奖励,负报酬就是惩罚。一般而言以奖励为主,但惩罚也不可缺少。奖励的目的在于“打气’,、“加油”,使其工作更加努力,惩罚的目的则在于“惩前毖后”,使员工不再犯类似错误,起到“火炉效应”。即当你用手去触摸火炉时,立即会感到灼痛,迅速把手缩回,你及其他人都将由此得到教训,以后不能再用手“触摸火炉”。

(3)为了使报酬能对工作形成良胜循环,必须按照“法、理、情”的原则去做。

①先要制订奖惩办法,公之于众。“法”要足够透明,严防模糊处理、暗箱操作,一切奖惩都有法可依。

②任何奖惩都应合理。所谓合理就是合“人人平等”之理,不拘个人私情,更不能营私舞弊、弄虚作假。

③任何奖惩都要合情。“法”本身要“合情合理”,执法过程除“人人平等”、“铁面无私”之外,也要充分考虑具体情节,使结果能“合乎人情”。所谓“人情”并非“私人交情’夕,而是“人之常情”。“合情”有利于人们接受,能使奖惩起到更好的效果。管理者不要迷信“重奖重罚”的激励作用,“重奖重罚”很容易做过头而不合情理,走向“事与愿违”

3. 企业家如何选择创新基础、创新对象、创新水平以及创新方式,从而有效地组织企业技术创新?

【答案】(1)创新基础的选择

创新基础的选择需要解决在何种层次卜组织创新的问题:利用现有知识,对目前的生产工艺、作业方法、产品结构进行创新,还是进行基础研究,开发新的知识,为具有新功能的新产品开发提供基础。前者涉及应用性研究,后者常被称为基础研究。

(2)创新对象的选择

技术创新主要涉及材料、产品、工艺、手段等不同方面,所以企业可供选择的创新对象主要涉及产品、工艺以及生产手段等三个领域。

①产品创新使得产品在结构或性能卜有所改进、甚至全部创新,不仅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一种全新的享受,而且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或者减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费用。

②工艺创新既可能为产品质量的形成提供更加可靠的保证,从而加强企业的特色优势,亦可能促进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使企业产品在市场更具价格竞争力。

③产品与工艺的创新主要是由企业完成的,生产手段的创新亦可借助外部的力量来完成。生产手段的创新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已既可能是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的结果(产品结构或工艺制造方法的变化必然要求生产手段也做相应的调整),亦可能由此而引发产品或技术的创新。

(3)创新水平的选择

主要是在行业内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包括先发制人的战略和后发制人的战略。

①“先发制人”战略优势与缺陷

a. “先发制人”给企业带来的贡献:可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先发制人可使企业树立起一种开拓者或领先者的形象或声誉; 可使企业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在其他企业还未意识到之前,企业最先占领的通常是最易占领的、并可给企业带来最为丰厚利润的市场区段。此外,最先进入市场的企业所采用的经营这种产品的方法有可能逐渐被整个行业所接受、并成为行业的标准; 可使企业进入最有利的销售渠道。通用渠道的容量总是一定的,率先行动者自然可以选择最为有利的部位; 可使企业获得有利的要素来源。率先行动者可以获得最有利的原材料等要素来源,甚至可以与供应商签词排他性的要素供应协议; 可使企业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率先推出某种产品可使企业至少在初期成为这种产品的垄断生产经营者,从而赚取较高的超额利润。

b. “先发制人”给企业带来的问题

包括:要求企业付出高额的市场开发费用; 需求的不确定性; 技术的不确定性。

②后发制人的优点

包括:分享先期行动者投入大量费用而开发出的行业市场; 根据己基本稳定的需求进行投资; 在率先行动者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组织进一步的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

(4)创新方式的选择

①独自开发

独立开发,不仅要求企业拥有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技术人员,而且要求企业能够调动足够数量的资金。独立开发若能获得成功,企业将可在一定时期内垄断性地利用新技术来组织生产,形成某种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高额的垄断性利润。当然,如果开发不能获得预期的结果,企业也将遭受比较大的损失。

②联合开发

企业可以与合作伙伴集中更多的资源条件进行更为基础性的创新研究,井共同地承担由此而引起的各种风险。开发如果失败,企业将与协作伙伴一道来分担各种损失; 开发成功,企业不能独自利用研究成果组织产品或工艺的创新,协作伙伴也有权分享共同的成果,也有权从这种成果的利用中分享一份市场创新的利益。

4. 人员配备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为求得人与事的优化组合,人员配备过程中必须依循一定的原则。人员配备的原则主要包括:

(1)因事择人的原则

选人的目的在于使其担当一定的职务,要求其从事与该职务相应的工作。要使工作申有成效地完成,首先要求工作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2)因材器使的原则

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的人去进行,而不同的人也具有不同的能力和素质,能够从事不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