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海南大学1136基础微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趋性。

【答案】趋性是指生物体对环境中的不同理化或生物因子有作方向性的应答运动。

2. 影印平板试验。

【答案】平板影印培养法是指一种能达到在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出现相同遗传型菌落的接种培养方法。

3. 质粒消除。

【答案】质粒消除是指含质粒的细胞在正常的培养基上受吖啶染料、丝裂霉素C 、紫外线、利福平、重金属离子或高温等因子处理时,由于其复制受抑制而核染色体的复制仍然进行,从而引起子代细胞中不带质粒的现象。

4. 次级主动运输

【答案】次级主动运输是某种物质能够逆浓度差进行跨膜运输,但是其能量不是来自于A TP 分解,而是由主动转运其他物质时造成的高势能提供的运输方式。包括同向运输、逆向运输和单向运输3种方式。

5. 三极生态系统。

【答案】三极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生态系统。

二、简答题

6. 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形式?每种对称又有几种特殊外形?试各举一例。

【答案】病毒的对称体制及其实例表解如下:

7. 生长因子包括哪些化合物?微生物与生长因子的关系分几类?举例说明之。

【答案】(1)生长因子是: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它的需要量一般很少。广义的生长因子除了维生素外,还包括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留醇、胺类、C4〜C6的分枝或直链脂肪酸,以及需要量较大的氨基酸;而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

(2)各种微生物与生长因子的关系可分以下几类:

①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不需要外界提供生长因子的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如多数真菌、放线菌和不少细菌,如E.coli 。

②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如乳酸细菌、各种动物致病菌、原生动物和支原体等。一般的乳酸菌都需要多种维生素;许多微生物及其营养缺陷型(突变株)都需要不同的嘌呤、嘧啶碱基。

③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在其代谢活动中,会分泌出大量的维生素等生长因子,因此,它们可以作为维生素等的生产菌。

(3)举例说明:例如是生产维生素B2的阿舒假囊酵母和棉阿舒囊霉。

8. 试以梯度平板法来说明定向培育抗药性菌种的原理,并说明为何不能把定向培育说成是“定向变异”?

【答案】定向培育是指人为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群体,同时将它们不断进行接种传代,以达到累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而定向变异就是按照人的意愿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让生物朝人的需要进行变异。

梯度是定向筛选抗药性突变株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制备琼脂表面存在药物浓度梯度的平板,在其上涂布诱变处理后的细胞悬液,经培养后再从其上选取抗药性菌落等步骤,就可以定向筛选到相应抗药性突变株。

9. 什么叫自养微生物?它们有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答案】(1)自养微生物:是指能利用无机碳源的微生物。

(2)类型:其主要生理类型有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

(3)举例说明:光能自养型如蓝细菌和藻类,化能自养型如硝化细菌和硫化细菌。

10.试列表比较【答案】

与与细菌间的10种主要差别。 细菌间的主要差别见下表。

细菌主要特征的比较

11.简述研究微生物生态规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答案】(1)研究微生物生态规律的理论意义:

①研究微生物的分布规律有利于发掘丰富的菌种资源,推动进化、分类的研究和开发应用; ②研究微生物与他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开发新的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和微生态制剂,并为发展混菌发酵、生态农业以及积极防治人和动、植物的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微生物生态规律的实践价值:

研究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有助于阐明地质演变和生物进化中的许多机制,也可为探矿、冶金、提高土壤肥力、治理环境污染、开发生物能源和促进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的基础。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