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615心理学基础(学校自命题)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学生学习了圆周年的计算公式后,要求他们在保护古树的前提下求得一棵古树横截面直径的长度,这是( )。

A. 知识的感知B. 知识的理解C. 知识的巩固D. 知识的应用

【答案】D

2. ( )既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

A. 苛勒

B. 斯金纳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答案】D

3. 班杜拉认为斗殴分子可能更易于模仿电视剧中的攻击行为,这是因为( )会影响观察学习的注意过程

A. 观察者的特征

B. 榜样的特征

C. 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

D. 态度和强化经验

【答案】C

4. 经典条件反射是指( )。

A. 将不诱发反应的中性刺激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相匹配,致使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的过程

B. 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

C. 个体的自发反应与某一刺激间建立了联系

D. 某种刺激与某种情境之间建立了联系

【答案】A

5. 掌握“角”概念后,“钝角”、“直角”、“锐角”等概念的学习就变得容易些。这因为在学习中发生了( )。

A. 垂直迁移

B. 远迁移

C. 水平迁移

D. 近迁移

【答案】A

6. 下列关于学习动机的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近景动机比较具体,其效果也显而易见,但其作用小大稳定,容易变化

B. 远景动机同学习的社会意义与个人意义相联系,比近景动机稳定而持久

C. 在同一时间,主导性学习动机不只一个

D. 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的地位与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

【答案】C

7. 研究表明:( )程度的“认知不协调”对动员学生的注意最为有效。

A. 较低

B. 中等

C. 很低

D. 很高

【答案】B

8. 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观察的方法叫( )。

A. 定期观察法

B. 长期观察法

C. 全部观察法

D. 重点观察法

【答案】A

9. 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来记忆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出生的这一历史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

A. 注意策略

B. 复述策略

C. 编码组织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考点】学习策略。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学习策略的含义的考查。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添加、构建和生成,以便提供有利于回忆和理解的更多线索的各种方法,其中,记忆术是适用于简单知识学习的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注意策略指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选择性地指向重要内容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告知目标、使用标识重点的线索等; 复述策略指为了促进信息保持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各种方法,包括画线,复习策略等; 编码与组织策略指用某种结构将要学习的内容组织起来的各种方法,包括列提纲,画图表,流程图,网络关系图等。

10.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考点】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的考查。根据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理论,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是操作模仿阶段的主要动作特点。操作定向阶段只是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还没有真正进行动作操作; 操作整合阶段,个体的操作主要依赖于动觉控制,动作的整体也趋于协调和连贯:操作熟练阶段,个体的动作控制几乎不需视觉的专门控制,动作要素之间高度协调一致。

11.学习策略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最困难的一步是( )。

A. 教师是否真正掌握了学习策略

B. 通过分析具体的学习任务,确定所必需的学习策略及其执行方式

C. 如何将学习策略以外显的、程序性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D. 是否能找到有效的、现成的学习策略

【答案】B

12.(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 内部反馈

B. 外部反馈

C. 动觉反馈

D. 过程反馈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