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811政治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剩余价值规律
【答案】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是通过不断扩大和加重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以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在生产过程中,二者都是作为资本的要素在起作用,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实现资本的增殖。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以剩余价值或利润的多少为转移。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一面和主要过程。所以,只有掌握了剩余价值规律,才能了解和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它的一切复杂现象。
2. 流通费用
【答案】流通费用是指资本在流通领域所消耗的费用。它主要包括纯粹流通费用、保管费用、运输费用。(1)纯粹流通费用是指一种单纯为资本形式的转化,即由货币变为商品和由商品变为货币而支出的费用。它包括由买卖时间,簿记和货币所引起的费用。纯粹流通费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来说,是一个必要的因素。因为没有这种费用,生产资料就不能买进,生产过程就会中断,商品也卖不出去,价值和剩余价值就不能实现。纯粹流通费用纯粹是为了实现价值,既不能生产或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又不能增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这些费用,只能通过从社会己经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中扣除而得到补偿。(2)保管费用(或称为储备费用)是指为了储备产品所支出的费用。保管费用包括:①存货的数量损耗部分; ②存货的质量变坏部分; ③保管储备所需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保管费用主要是指在商品资本储备上所耗费的费用,这是一种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所耗费的费用。这种费用能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得到保存,因此是生产性的流通费用,它会创造价值并把价值追加到商品中去。所以,保管费用从增大了的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3)运输费用是指由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运动所引起的费用。运输费用是因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继续进行而支付的费用,也是生产性质的流通费用,可以把这种费用加到所运输的商品价值中去,从增大了的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
3. 相对工资
【答案】相对工资是指与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相比较的工资,又称为比较工资。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相对工资有下降的趋势。工资和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的两部分,在新价值己定的
条件下,剩余价值部分增加,工资部分就会相应减少。这种剩余价值和工资水平此消彼长的关系,反映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利益对立。
4. 世界市场
【答案】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活动场所,或指世界商品与服务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是商品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结果。世界市场是在各国国内市场和区域性市场的基础上形成的。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世界市场。18世纪中叶以后,业已形成的世界市场进入不断发展的轨道。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最终形成了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至21世纪初,世界市场进入了新一轮发展轨道,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1)世界市场的基本格局发生了变化; (2)世界市场的范围和规模空前扩大; (3)世界贸易区域化、集团化倾向加强; (4)世界市场上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5)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
5.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答案】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把全部剩余价值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合并到原有的资本中去,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本家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都是来源于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在资本主义扩人再生产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在扩大的规模上再生产着。通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一方面在资本家手中集中了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和资本财富,另一方面则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口转变成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他们在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下,生活状况越来越贫困化。随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日益加深。
二、简答题
6. 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金融自由化是指货币金融管理当局通过金融改革,放松或解除金融市场的各种行政管制措施,从而为金融市场交易提供一个更为宽松自由的管理环境。金融自由化的核心思想是尽量发挥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提高金融效率。金融自由化的内容包括:
(1)利率自由化
利率自由化是指放宽对利率的限制,让金融商品的价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具体指金融当局取消对金融机构设定的利率限制,利率水平由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目的在于增加利率和其他资产价格的灵活性,减少利率控制带来的成本,优化信贷配置,增加整个金融服务业的竞争性。
(2)业务经营自由化
业务经营自由化是指放宽对各类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上的限制,允许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在业务经营上的融合,银行和证券公司在业务经营上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
可以通过设立子公司的方式进入其他业务领域,商业银行或外国金融机构可以从事证券投资业务,以促进公平竞争。
(3)市场准入自由化
市场准入自由化是指放宽对金融机构跨国业务活动的限制,资本自由进入和流出。包括放宽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的限制,放宽本国金融机构进入国际市场的限制。其目的是加强本国金融机构同外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促使本国金融机构向海外扩张。
(4)资本流动自由化
资本流动自由化是指放宽或取消对资本跨国流动的限制,允许国内外金融市场主体从事离岸金融业务,允许国内居民自由转换各种金融资产,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使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目前,发达国家已完全取消资本管制。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实行了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
7. 如何理解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的自我调整?
【答案】(1)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的自我调整 自由资本主义以经济自由为基本特征,其经济体制包括自由竞争、自由决策和自由贸易三大基本内涵。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产生垄断。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和独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的现象。它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经济现象。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但是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垄断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有继续调整或者被社会主义代替。
(2)从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的自我调整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这是由客观的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进一步深化所决定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推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它适应了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的客观要求,扬弃了传统市场经济的自由放任的运行模式,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这种调整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矛盾,丝毫没有改变资本垄断的性质。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的根本解决途径,就是资本主义制度被同生产社会化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的含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国际经济组织或国际经济联合所进行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政策的调节。这种国际调节是由资产阶级国家出面,经过签订条约,达成协议而实现的。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的目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