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851农业科技组织概论[专业硕士]之知识产权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合作作品
【答案】合作作品是两个以上的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合作作品的创作者称为合作作者,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的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因此,合作作品的创作者是著作权主体。但是,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
2. 著作权集体管理
【答案】著作权集体管理,是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经权利人授权,集中行使权利人的有关权利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的下列活动:
①与使用者订立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许可使用合同;
②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费;
③向权利人转付使用费;
④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等。
3. 防御商标
【答案】防御商标是指同一商标所有人把自己的商标同时注册在其他非同种或非类似的商品上的商标。如“海尔”商标可以在家用电器之外的其他商品,甚至所有类别商品上进行注册,以阻止他人的注册和使用。防御商标的注册可以保护知名商标,不必担心因不使用而被撤销,也不必担心他人申请注册在先,可以追究他人在指定商品上使用该防御商标的侵权责任,延伸注册商标的权利。
4. 演绎作品与汇编作品
【答案】(1)概念
演绎作品,是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己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作品的作者享有,但演绎作品的作者在行使著作权时不能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汇编作品,是指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断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汇编作品应包含两类:其一是对于已发表作品进行选择、编排而形成的作品,如选集、期刊、百科全书等; 其二是对不构成作品的材料的内容进行选择或编排而形成的独创性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
但是汇编人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2)二者的关系
①演绎作品与汇编作品都是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都有对原作品的利用; 出版演绎作品和汇编作品都需要征得原著作权人的同意,并支付报酬。
②演绎作品与汇编作品对原作品的利用方式并不相同。演绎作品侧重对原作品的改编、翻译、注释和整理,而汇编作品只是对若干作品、作品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其他材料的整合。
5. 商标权与商标专用权
【答案】(1)概念
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依法对其商标所享有的专有使用权。我国实行注册在先原则,即商标权的取得根据注册原则确定。我国《商标法》第3条第1款明确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 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由此可见,在我国,商标权实际上是指注册商标专用权。
商标专用权的具体内容:
①包括专有使用权,即商标所有人对自己的注册商标享有排他胜的独占使用权。
②收益权,亦即许可权,商标权人通过将商标许可他人使用而自被许可人获得对价或报酬的权利,此即学说上的许可权。
③处分权,包括转让、出资、质押和抛弃。
(2)二者的关系
商标权是商标专用权的简称,是商标注册人依法支配其注册商标并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的排他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续展权和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
二、简述题
6. 如何理解知识产权法与民法的关系?
【答案】知识产权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后起之秀,往往和民法联系在一起,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1)联系
①两种法律都是以财产利益和人身利益为杠杆,以权利和义务为手段来调整社会关系的; 在具体的法律规范中,都是以确认和保护权利为中心展开的。
②在知识产权法中,当权利人许可他人使用,或者转让自己的权利时,与他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将成为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将依据债和合同的原则来处理。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知识产权法与民法的交叉。
(2)区别
①两种立法的价值趋向不同
对于民法来说,立法的目的在于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
法律关系。而对于知识产权法来说,立法的目的则在于维护和实现整个社会或者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并不是简单地以保护和实现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为目标的。
②两种立法的结构不同
对于民法来说,主要的具体仟务可以概括为三个:一是对权利的确认,相当于物权制度和人身权制度; 二是对权利使用的规范,相当于债和合同制度; 三是对权利的保护,相当于民事责任制度。民法的侧重点在于交易和流通环节。
知识产权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对知识产权权利的确认、规范和保护问题。权利的交易和使用并不是知识产权法关心的重点。
③两种法律的属性不同
民法属于私法,但是,知识产权法并不是明显地表现为私法,实际上,它更多地表现为公法,它是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有条件地保护私有利益。
7. 何谓作品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强制许可使用? 三者的区别有哪些?
【答案】(1)概念
①合理使用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
②法定许可使用,是指特定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版权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的制度。
③强制许可,也称违背著作权人意志的许可。它是指根据申请人的请求,国家版权管理部门违背著作权人意志,授权申请人利用其作品的制度。我国法律没有作此规定。但《伯尔尼公约》附件第2条规定了强制许可。
(2)区别
①法定许可使用与合理使用的区别
a. 使用者不同。合理使用者是不特定的任何人,但法定许可使用者只能是特定的人,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写者; 报刊社; 录音制作者; 广播电台、电视台。
b. 被使用的对象不同。合理使用可涉及任何作品,而法定许可使用仅涉及少数种类的作品。 c. 目的不同。合理使用以非营利为目的,而法定许可使用则以营利目的为主。
d. 付费与否不同。合理使用者不必支付报酬,而法定许可使用者应当支付报酬。
②强制许可和法定许可的区别
a. 法定许可使用人对作品的使用不需办理任何手续,可直接使用作品; 而强制许可使用人须办理相应手续才能获得许可证,才能使用被许可的作品。
b. 强制许可使用的作品仅限于文字作品,法定许可使用的作品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作品。
c. 强制许可的使用方式仅限于对文字作品的翻译,而法定许可使用的方式可以是复制、播放、制作录音制品、摘引等。
d. 两者都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