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3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在历史上,汉语“吞噬”了满语,这属于语言的______,旧上海的洋径浜是______和______混合,如果洋径浜被某一代作为母语习得,并且词汇和语法手段不断丰富,这种语言就成了______语。
【答案】替换; 上海话; 英语; 混合
【解析】语言的接触按照层次不同可分为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语言替换和底层,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层次,洋径淇和混合语5个类型。语言的接触也是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理论在填空题部分经常考察的内容,同学们应当能够区分清楚几种层次的不同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现象判断语言接触的层次。
2. 语言,就其结构而言,它以______为物质外壳,以______为建筑材料,以______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______。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其功能。
【答案】语音; 词汇; 语法; 符号系统; 人际互动
【解析】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语言本身也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社会功能有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而作为交际工具,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互动功能。
3. “捆绳子、跑了小偷、存定期”从语义上看,其名词性短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这些语义角色可直接充当。
【答案】工具; 施事; 方式; 宾语
【解析】“工具、施事、方式”是动词和其所支配的宾语问的语义关系,见的语义角色有受事、处所、时间、方位等。,说明这些语义即动词和名词间的“语义角色”。常
4.
这三个音位可以用______、______这两对区别特征区分开。
【答案】清浊; 送气不送气
【解析】辅音发音受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影响与制约,其中发音方法又包括阻碍的方式、
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
/p/, /ph /,通过送气不送气可以区别/p/, /ph /。
/三个音位都是双唇音,因此它们的区别性特征集h 中在发音方法上。/p/气清塞音,/b/是不送气浊塞音,/p/是送气清塞音。通过清浊可以区别/b/和
5. 对语言进行一个横断面的研究而不是从历史的角度,叫______语言学。
【答案】共时
【解析】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这是共时语言学的研究角度。
6. Present (礼物)和present (赠送)通过______区别意义。
【答案】音强
【解析】英语多用重音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语言学中把这种利用音强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称为重位。
7. 大小属于______语义场,死活属于______,春夏秋冬属于______,桌子椅子属于______。
【答案】极性反义; 互补反义义场; 顺序义场; 类属义场
【解析】语义场是指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大一一小”属于极性反义义场,处于这种语义场的两个词,肯定A ,就否定B ,肯定B 就否定A ,但否定A 不一定就是肯定B ,否定B 也不一定就肯定A ,因为还有C 、D 、E 等其他意义存在的可能。“生一一死”属于互补反义义场,处于这种反义义场的两个词,肯定A 必否定B ,肯定B 必否定A :同时,否定A ,就必肯定B ,否定B ,必肯定A 。两者中间不容许有非A 非B 的第三者存在。顺序义场的各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像“春一一夏一一秋一一冬”。类属义场的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的类,如“桌子一一椅子”同属家具类。
8. “索马里”的第一个字读得像阳平,这是语流音变中的______,网络语言中的“酱紫”从语流音变的角度看是______。
【答案】异化; 脱落
【解析】“索马里”第一个字读得像阳平,属于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因为连着发音有困难,所以一个发生变化的现象,是语流音变中的异化现象。“酱紫”是“这样子”发生了合音,“这”的元音音位脱落,所以是语流音变中的脱落现象。
二、分析题
9. 分析下面两个有歧义的语言片段的层次,并说明造成歧义的原因。
我是看着爷爷离开的
你这可恶的儿子
【答案】(1)我是看着爷爷离开的这是一个兼语句,产生歧义的原因在于“离开”的多义性。“离开”既可以表示“同人、物、地分开”,也可以表示“永别,去世”。所以,原句既可以表示“爷爷离开我这里到另外的地方去”,也可以表示“爷爷去世了,n
(2)你这可恶的儿子
这是一个同位短语或定中短语,产生歧义的原因在于短语结构的不同。作同位短语,可理解
为“你”就是“可恶的儿子”:作定中短语,可理解为“你”是“可恶的儿子”的领属。
10.试把下面的汉语句子译成你所熟悉的外语,并据此说明你所发现的两种语言的不同语法特点。
这是什么? 这是书。
这是一本书吗? 是的。不,它不是。它是一个笔记本。
【答案】(1)翻译
这是什么? 这是书。英译:What is this?This is a book.
这是一本书吗? 是的。英译:Is this a book? Yes.
不,它不是。它是一个笔记本。英译:No , it's not.It is a notebook.
(2)两种语言的不同的语法特点
①汉语中短语和句子的基本结构方式一致; 如“这是一本书吗? ”和“这是书”,一个疑问句,一个短语,结构一致。而英语却不同。
②汉语缺乏形态,疑问句是在陈述句的句尾加上“吗”表疑问语气,同样的例子英语中语序倒置。
③汉语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英语则一般具有对应性。 ④汉语中量词丰富,英语没有量词,只有冠词a/an。
11.分析下列几组语言单位是否都能构成反义词,并简单说明原因。
红一一白内地一一外地迅速一一慢尖一一不尖漂亮一一五陋
【答案】(1)红一一白
在单纯表示颜色时,红色与白色不对立。但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中,红与白对立。红色表示喜庆,白色表示丧葬,如“红白喜事”。
(2)内地一一外地
不能构成反义词,二者语义场不同,“内地”即“内陆”,指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对应; “外地”指本地以外的地方,与“本地”对应。
(3)迅速一一慢
不能构成反义词。二者虽然意义相反,分别表示速度的快与慢,但“迅速”与“慢”在形式上不对应,二者只是属于反义场合而非反义词,“迅速”应与“缓慢”构成反义词。。
(4)尖一一不尖
不能构成反义词,反义词指的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尖”是形容词,而“不尖”则是短语,“尖”的反义词应是“圆”、“钝”等。
(5)漂亮一一丑陋
不能构成反义词,二者的语体色彩不同。虽然二者表示的意义相对,但“漂亮”侧重口语,应与“难看”构成反义词; “丑陋”则侧重书面语,与“美丽”的对应更为严格。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