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827旅游学概论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简述题
1. 简述划分旅游市场的常用标准。
【答案】可用于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的依据很多。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经营实践,这些依据基本上可归纳为四大类,即:地理因素、旅游消费者特征、需求或购买行为特点以及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对旅游实业界最为常见的市场细分方法作如下介绍:
(1)依据地理因素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
用作旅游市场划分依据的地理因素有若干不同的表现形式。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常常会以旅游客源产生的地理区域或行政区域这类地理因素为依据,对整体旅游市场进行划分。
①就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划分而言,用作市场划分依据的这类地理因素可以是洲别、世界大区,也可以是国别或地区等等。
②就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划分而言,用作市场划分依据的这类地理因素通常是地区、省(州)、市等行政区域。
对于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来说,通过对客源市场作这类划分,不仅有助于了解来访旅游客源的分布状况,而且还会促使营销者进一步分析和发现为什么某终国家或地区产生旅游者较多,而另‘此国家或地区产生旅游者较少的原因,从而为制定自己的旅游营销战略和旅游营销决策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
(2)依据旅游消费者的某些特征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
①来访游客的人日学特征,即有关的人日统计因素,如年龄、性别等。
②游客前来访问的目的,如消遣旅游市场、商务旅游市场等。
③游客来访的旅行方式,如航空来访者市场、游船来访者市场等。
④来访游客的活动形式,如团体旅游市场、散客旅游市场等。
当站在旅游目的地的立场去划分旅游市场时,通常多是以地理因素为依据。对于微观层次上的旅游企业来说,则更宜依据旅游消费者的某些技术特征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
2. 为什么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 其意义何在?
【答案】(1)整体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的必要性
①对于大多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来说,一般都难以有足够的实力吸引和满足所有各类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因而它们有必要从整体旅游市场中,选择某些适合自己经营的旅游消费者人群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
②对于有些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来说,尽管它们客观上可能有会有足够的实力去满足多种不同类型旅游消费者的需要,但出于优化经营的考虑,主观上也无意面向所有的旅游消费者人群提供服务。
为了有效地选择目标市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首先需要以市场细分为基础,然后根据自己的供给能力和竞争实力,从所划分出来的细分市场中选择适合自己经营的目标市场。只有在对整体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选定自己的目标市场。
(2)整体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的意义
①有助于选择和确定理想的目标客源市场
通过对整体旅游市场进行细分,便于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分析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和购买潜力。在此基础上,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便可根据自己的供给实力和营销能力,有效地从中选定适合自己经营的目标市场。
②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
在选定目标客源市场的基础上,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便可根据这些目标消费者人群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对路的产品或旅游服务。不仅可避免因盲目开发而造成的失误和浪费,而且可为顾客满意的实现奠定基础。只有做到产品对路,才能实现产品适销。
③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
对于旅游日的地和旅游企业的成功经营,促销工作的开展无疑至关重要。面向目标客源市场有针对性地安排促销工作的开展,不仅可避免因促销工作的盲目开展而造成的浪费,而且有助于提升营销传播的成效。
二、论述题
3. 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的最新界定有何特点?
【答案】在旅游统计工作以及旅游者统计口径的界定方面,最为晚近的国际会议由世界旅游组织于1991年在加拿大的涯太华召开。
(1)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的最新界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①居民是指在短期(不超过一年)出访他国之前,已经在本国连续居住了至少12个月的人。 ②国际游客是指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去旅行,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主要访问目的不是去从事从所到访国家获取报酬的活动的人。
③国际“旅游者”是指到一个小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去旅行,停留时间至少24小时,但至多小超过一年,主要访问目的不是去从事某种从所到访国家获取报酬的活动的游客。
④国际“一口游游客”是指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去旅行,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并且未在所到访国家住宿设施内过夜,主要访问日的不是去从事从所到访国家获取报酬的活动的游客。
(2)会议所取得的成果
①与会各方一对旅游活动的定义取得了一致意见,即“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休闲、商务以及其他目的,短期(历时不超过1年)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的旅行活动以及在该地的停留访问活动”。根据这一定义,凡从事符合上述条件之活动的人皆可界定为旅游者,从而都应纳入旅游者的统计范畴。
②与会各方一致同意将“游客”这一概念作为整个旅游统计系统的基础概念。在旅游统计中,
游客可划分为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无论是国际游客还是国内游客,在旅游统计中都可进一步划分为(过夜的)“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
4. 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是否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范畴? 为什么?
【答案】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范畴,原因是:
(1)综观世界各地的旅游研究,人们普遍认为,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是由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发展和演进而来的。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无论如何,我们不宜因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可溯源于古代的旅行活动,便将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等同于现今意义的旅游活动。
(2)由十物质基础的缺乏和社会生活范围的制约,截止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并不存在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在这一时期中,人类确实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的迁移活动,其特点主要是:
①所有这些迁移活动都是迫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发生,因而具有被迫性的特点;
②所有这些迁移活动的发生都是出于谋求生存的需要,因而具有求生性的特点。这类迫于生存需要而远走他乡的迁移活动,属于逃荒、避难或移民活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
(3)在原始社会的旱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不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虽然当时的人们确有迁移活动发生,但这些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说明它们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5. 试析致使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
【答案】为了有效地保护旅游资源,人们首先有必要认清致使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一般地讲,这些原因基本上可划分为自然作用和人为作用两大类。
(1)自然因素的作用
由于自然因素的作用而致使某些旅游资源遭受损坏和破坏的情况很多,其中较为常见的情况包括:
①重大天灾
一些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地震、洪水、泥石流、山火等等,往往会使受灾地区的旅游资源遭到重大破坏。但是,这类情况一般不太常见。
②风化作用
除了上述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之外,最为常见的破坏性自然因素莫过于日久天长的风化作用。例如我国用作旅游资源的许多著名的石窟,长期以来一直在蒙受自然风化作用的侵害。例如由于长期的风雨剥蚀和后山石壁的渗水浸泡,大同云冈石窟大部分洞窟的外檐都己经裂塌,很多雕像因风化作用的影响,有的己经断头失臂,有的己经面目模糊。在其53个洞窟中,目前只有少数不多的洞窟能供游人观赏,其余大多数洞窟皆因损坏严重而无法开放。
③动物性原因
某些动物性原因,例如鸟类和白蚁的破坏作用,往往也会对历史建筑和文物之类旅游资源的安全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