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新书》复音词研究

关键词:新书、复音词、合成词、虚词、构词方式

  摘要


摘要:汉语复音词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早已引起了学者的广泛重视,既有专书的复音词研究,也有展现某一历史时期复音词概貌的研究专著。其中关于先秦两汉时期作品的复音词研究的著作主要集中在先秦和东汉,对西汉复音词的研究相对较少。《新书》是研究西汉汉语词汇的珍贵材料之一,研究其复音词,有助于了解西汉时期复音词的状况及特点,可以为汉代及整个汉语复音词的发展及完善尽一些绵薄之力。
本文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采用了全面统计、历史比较和描写分析的方法。对《新书》中的复音词进行了全面的数量统计,同时根据划分标准对切分出的各小类进行了数量统计;在对复音合成词的构词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时,同先秦时期与现代汉语做了历史比较,希望得出可靠的结论;在全文的撰写中一直贯穿了描写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现将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提出了《新书》复音词的五条判定标准:即语法结构、词汇意义、修辞标准、见次频率、词缀标志。根据判断标准,共切分出了1288个复音词。包括复音实词1261个和复音虚词27个。复音实词包括单纯词42个和合成词1219个,合成词占主体地位。这说明先秦比较多见的单纯词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第二章,首先,对统计出的复音词进行归类,对其结构方式进行了详细举例分析,并总结出合成词构词方式的特点。合成词包括8种结构方式:联合式、偏正式、支配式、主谓式、补充式、附加式、重叠式、综合式,联合式和偏正式是最能产的两种构词方式。其次,从语义和词性两方面分析了联合式和偏正式复音词,联合式合成词包括相同义联合、相关义联合和相反义联合,词性保持了先秦时期语素与合成词词性一致的特点,但又出现了新特点;偏正式合成词内部语义关系较为复杂,词性上以名词最多,动词、形容词次之,在构成类型上比先秦时期丰富,比现代汉语贫乏;支配式和主谓式同先秦时期相比仍然很少,能产性很低;重叠式只有AA式,没有出现AABB式,从构成语素的性质看,包括形容词语素的重叠和名词语素的重叠;附加式词头、词尾的种类与先秦和现代相比都比较单调,处在一种青黄不接的局面;综合式复音词比先秦时期有所发展,除了专名外,还出现了方位名词、动词、多音节数词等,但不及现代汉语丰富。第三章,对《新书》中的复音虚词进行了统计归纳,共找出了27个复音虚词,包括连词、副词、介词、叹词、助动词。并对它们成词的原因及使用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结语部分概括说明本文得出的重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