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612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与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答案】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实质上已不再是阶级问题,而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认识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但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所有形式的民族问题都己完全消失。由于种种原因,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

民族平等和民族联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联合的基本原则,必须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倾向,即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剥削阶级民族观在民族关系问题上的表现。无论大民族主义还是地方民族主义,都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腐蚀剂。

①大民族主义:大民族主义通常表现为一种民族傲慢和自大情结,它借助自己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以“优秀民族”自居,高高在上,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特点,对少数民族的疚苦漠不关心,轻视乃至在某种程度上歧视少数民族。

②地方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表现为一种民族孤立和排外情绪。它不适当地强调本民族的局部利益,过分夸大民族特征,并以此为借口,在本民族的狭隘范围内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盲目排外,不思进取。

(2)坚持民族平等与民族联合的基本原则,落实在国际民族问题上,要求无产阶级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从本质上说,无产阶级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国际主义者。他们既反对外国侵略者压迫本国人民,也反对本国剥削阶级侵略、压迫其他国家和民族。他们珍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优秀传统,关注祖国的尊严、前途和命运,并且为了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正当权益予以充分尊重,自觉地将自身利益同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顾全大局,积极支持别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并且愿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承担最大的牺牲。

2. 简述政治改革的作用。

【答案】政治改革与政治革命一样,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特别是社会利益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作用主要包括:

(1)缓解或消除社会利益矛盾的有效方式,是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政治改革是政治统治阶级迫于形势的压力所采取的政治革新。虽然它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和压迫的手段,可是,由于它在不同程度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因而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政治改革更具有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它成为无产阶级自觉调整政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社会利益要求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以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手段。

(2)政治改革也是适应社会利益发展要求、维护政治统治、提高政治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社会利益和利益矛盾的发展,会对政治统治、政治管理及统治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在这些要求面前,政治体系常常暴露出许多不完善之处,如政治结构的不完善和不合理、政治功能的不健全、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政治制度化水平低等。这些缺陷和不足会严重阻碍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甚至威胁到政治统治的稳定,这就要求对社会政治加以改革或改进。所以,政治改革的作用之一就在于适应社会要求,完善或改进社会政治,从而保持现有政治秩序,保障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行。

(3)政治改革又是医治政治弊端的良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由于经济、文化、社会乃至政治权力各方面的作用,政治生活的弊病,如政治腐败、官僚主义、以权谋私、专断独行等等,是时常发生的,而政治改革就是消除这些政治弊端的良药。通过政治改革,针对这些政治弊端建立相应的防止和克服弊端的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表现。

3. 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什么?

【答案】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进一步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这条道路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条道路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严谨的制度架构; 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又有符合国情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推动力量,内涵丰富、体系完备。具体来讲:

①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则。党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方向,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强保证。共产党领导的实质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基层民主自治等制度形式,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

②人民民主的发展与依法治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人民群众直接行

使民主权利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动员全体人民以主人翁的地位投身国家建设,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有利于发扬民主、活跃国家政治生活,又有利于增进人民团结、维护国家政局稳定,还有利于加强、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作用,从而实现统一领导与广泛民主、富有效率与充满活力的有机统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本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体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就是通过民主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和途径,广大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它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先进的指导思想、科学的理论体系、系统的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不平凡的历程和建设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仅符合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而且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全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仅经受住了半个多世纪国内外风云变幻的考验,而且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展示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4.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代表者和先锋队组织,它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早期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只是限于经济领域中的自发斗争,因此工人阶级的组织只是一些经济团体和社会团体。随着工人阶级斗争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工人阶级逐步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历史使命和政治使命,其斗争由自发转向自觉阶段,组建无产阶级政党以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任务由此提上了日程。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一一共产主义者同盟。1869年8月,德国无产阶级创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无产阶级政党,即德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列宁对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进行改造,创立了新型的革命政党俄国布尔什维克党。1921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除此之外,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无产阶级还组建过国际性政党,如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和第月国际。

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点在于:

(1)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无产阶级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联系,是生产社会化要求的人格承担者,所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合乎逻辑地具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特性。所以,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