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12政治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概述西方现代政治学的发展。
【答案】(1)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关系逐步紧密,资本主义社会内外部矛盾开始充分暴露,社会公共权力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因此,对于国家政权和政治生活的研究,成为垄断资本维护统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880年,由美国政治学者J.W. 柏吉斯倡议,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了“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政治学由此获得独立学科地位,标志着西方政治学进入了现代时期。
(2)现代西方政治学大体上向着两个方向发展:
①政治理论方向,这个方向上的政治学基本是17, 18, 19世纪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以往的特点:
a. 派别众多,学派林立,思潮纷杂。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经院主义、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弗洛尹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现代无政府主义、法西斯主义等等。
b. 方法体系多样。现代西方政治理论不满足于仅仅从哲学思辨角度探讨政治问题,而是力图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于社会政治现象作出合乎自己逻辑体系的解释,从而引起了政治理论研究方法和体系的多样性。
c. 理论地位下降,理论发展衰微。由于西方现代政治理论停留在对于政治哲学问题的思考上,且具有很大程度的唯心主义色彩,因此,它既不能正确说明政治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也不能为人们提供从事实际政治的方法,20世纪以来,它逐步趋向衰微。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等政治哲学论著问世后,西方现代政治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转机,可是从总体上看,其作用和地位已经大大不如17-19世纪。
②行为主义政治学力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政治学家主张采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方法来研究政治,发起了“新政治科学运动”,为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成为美国现代政治学的主流。行为主义政治学本质上是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革新,其主要特点体现在:
a. 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b. 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
c. 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
d. 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
e. 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力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力一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
f. 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从60年代开始,行为主义政治学逐渐向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擅变,出现了与政治理论研究汇合的趋向,并主张放弃价值中立,回归现实政治,进行政策分析等。不过其总的研究对象、方法、领域等,并未脱离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总轨道。
2. 什么是法国政坛的“左右共治”现象?
【答案】“左右共治”现象是法国政坛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指总统与总理来自不同的政党联盟,共同执掌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的现象。在第五共和国历史上出现过3次。如在1997年的法国议会选举中,左翼政党击败了传统右翼政党,因此希拉克被迫与左翼总理若斯潘共同治理国家,时间长达5年。总统和总理分享行政权力是“左右共治”的必要条件。在行政双头制的前提下,如果总统和总理出自不同的政党联盟,而总统对选民负责,总理对议会负责,就会造成总统和总理的分歧矛盾冲突激化,难以调解,即“左右共治”,就是行政双头制的特殊情况。
3. 简述西方国家多党制的含义、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当今世界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典型的多党制国家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瑞典、瑞士等国。
(1)多党制的含义:
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度。由于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的竞选、议会等政治过程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并立角逐的局面,又称“多党并立制”。
(2)多党制的类型:
①国内多个政党势均力敌,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在选举中长期保持绝对优势,因此,执政党或者是偶然在选举中获得相对多数的政党,或者是联合获得选举多数的几个政党的联盟。这方面的典型是法国和意大利。法国在18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期间,就形成了多党林立的政党政治,在法兰西第三和第四共和国时期,议会中的党派有时多达二十多个,政府都是由几个主要政党联合组成。意大利议会席位由天主教民主党等十几个政党分别占有,内阁亦是由这些政党单独或联合组成的。
②国内虽然存在多个政党,但是其中一个政党的力量长期占压倒优势,并且处于单独执政的地位。这方面的典型是1955-1992年期间的日本。日本占有议席的政党主要有自由民主党、社会党、公民党、民社党、共产党等,可是,自由民主党势力最为强大,自1955年以后长期连续执政,内阁席位只是在自由民主党内的不同派别之间进行分配。这种多党制只是形式意义上的多党制,实际上已成为一种一党制,也有人称之为“一党独大制”。不过,自1993年起,日本“一党独大制”
己经成为历史,它又成为典型意义上的多党制国家。
(3)多党制的特点:
①党派林立,党派情况复杂。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少则五六个,多则上百个。各个政党的社会背景和利益基础十分复杂,呈现出阶级、民族、种姓等全面分化,党外有党、党内有派的局面。
②内阁更迭频繁,政局小稳。由于党派众多,而政府的组成又取决于党派竞选机制作用的结果,多党制国家中某一政党要赢得多数选票相当困难,因而常常由政党联盟组成政府,这种政党联盟很不稳定,一旦破裂,即造成政府危机。频繁的政府更迭,对社会政治不断产生冲击,造成了连续的政局动荡。
③政党不断组成政党联盟,而且随着政局发展,政党联盟又不断发生新的分化组合。由于多个政党势均力敌,因此,为了在选举中获得多数,各主要政党之问往往结成特定的政治联盟,并且在选举获胜后由组成联盟的各政党瓜分内阁职位。在具体政治过程中,这种联盟又随具体情况而发生变化。
4. 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什么?
【答案】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进一步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这条道路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条道路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严谨的制度架构; 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又有符合国情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推动力量,内涵丰富、体系完备。具体来讲:
①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则。党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方向,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强保证。共产党领导的实质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基层民主自治等制度形式,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
②人民民主的发展与依法治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动员全体人民以主人翁的地位投身国家建设,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