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446城市规划设计[专业硕士]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隐喻主义思想是( )思潮的产物。
A. 后现代主义
B. 晚期现代主义
C. 解构主义
D. 新理性主义
【答案】A
【解析】隐喻是象征式建筑艺术中固有的一个特点,但现代主义建筑根据当时的建筑发展状况,特别强调建筑的使用功能应是建筑设计的首要因素。而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设计的鼻祖斯特恩,对于传统设计理念的摒弃和沿袭有着极深刻的理解,并把隐喻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而加以强调。
2. 下列哪个建筑不是福斯特设计的?( )
A.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
B. 柏林国会大厦改建
C. 伦敦劳埃德大厦
D.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答案】C
【解析】伦敦劳埃德保险大厦是高技派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独特风格使劳埃德大厦成为伦敦城区甚至全球最引人注目的建筑。
3. 欧洲第三代卫星城的代表是( )。
A. 哈罗(Harlow )
B. 斯特文内几(Stevenage )
C. 魏林比(Vallinby )
D. 米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
【答案】C
【解析】卫星城经历了卧城、半独立、独立以及今B 的四代卫星城。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欧洲第三代卫
星城的代表是魏林比(Vallinby )。
4. 建筑师斯特恩将后现代建筑的特征总结为( )。
A. 文脉主义、引喻主义、历史主义
B. 文脉主义、折中主义、地域主义
C. 文脉主义、装饰主义、历史主义
D. 文脉主义、引喻主义、装饰主义
【答案】D
【解析】西方建筑界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了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实践。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有三:一是,采用装饰,即装饰主义;二是,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即引喻主义;三是,与现有环境融合,即文脉主义。
5. 班加罗尔的印度管理学院是下列哪位建筑师的作品?( )
A.C•柯里亚
B.B•多西
C.R•里瓦尔
D.M•伊斯兰姆
【答案】B
【解析】印度建筑师B•多西的代表作是班加罗尔的印度管理学院,他还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学生。
6. 补足文物建筑缺失的部分,必须保持整体的和谐一致,但在同时又必须使补足的部分跟原来的部分有明显地区别。这一原则出自( )。
A. 《华盛顿宪章》
B. 《佛罗伦萨宪章》
C. 《威尼斯宪章》
D. 《蒙特利尔宣言》
【答案】C
【解析】《威尼斯宪章》是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全称《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1964年5月31日;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员国际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威尼斯通过的决议。《威尼斯宪章》第十二条规定,缺失部分的修补必须与整体保持和谐,但同时须区别于原作,以使修复不歪曲其艺术或历史见证。
7. “现代建筑不是老树上的分枝,而是从根上长出来的新株”,这一观点由谁提出的?( )
A.S•吉迪恩(Sigfried Giedion)
B.W•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C.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D. 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
【答案】B
【解析】为了创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建筑,格罗皮乌斯同建筑界的复古主义思潮进行论战,他很早就提出建筑要随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的主张。他认为“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他还在《全面建筑观》中提出了“现代建筑不是老树上的分枝,而是从根上长出来的新株”。
8. 为了保护古代遗迹,将古城新发展区与文物古迹保护区分开的实例是( )。
A. 佛罗伦萨安农齐阿广场
B. 罗马卡比多山市政广场
C.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D. 罗马纳沃那广场
【答案】B
【解析】罗马市政广场在古罗马和中世纪的传统市政广场地点卡比多山上。在古罗马市中心罗曼努姆广场的西北侧的旧城区处处是古罗马的遗迹,为了保护这些古建筑,米开朗琪罗把市政广场面向西北,背对旧区,把城市的发展引向还有余地的新区。这成为后来欧洲文化历史古城保护的通用办法。
9. 以下哪位建筑师不属于“纽约五’’的成员?( )
A.P•埃森曼
B.M•格雷夫斯
C.F•盖里
D.J•海杜克
【答案】C
【解析】“纽约五”是指1969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个介绍当时并非很有名气的5位建筑师的作品展,这五位建筑师为海杜克、埃森曼、格雷夫斯、格瓦斯梅、迈耶。
他们以勒•柯布西耶的理论作为共同的出发点,但每个建筑师都站在自己选取的角度从现代主义建筑中汲取营养。随着时间的推移,至1980年代末期,每个人都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10.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法国马赛公寓在住宅形式上属于( )。
A. 内廊式住宅
B. 内廊跃层式住宅
C. 外廊跃层式住宅
D. 外廊式住宅
【答案】B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