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3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万国公报》(上海)
【答案】《万国公报》是近代在上海最有影响的中文宗教性报刊。该刊的前身是1868年9月5日创刊的《中国教会新报》,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担任主笔,以宣传宗教教义、联络教徒教友、报道教会活动为宗旨。1874年出至301期时更名为《万国公报》,读者对象扩大到官员、士大夫、商人等各界人士。内容方面,占主要篇幅的是中外新闻、西学知识、行情物价等商业信息,并增设论说,目的是为了影响和干预当时正在进行着的洋务运动。1883年,该刊因林乐知忙于他务停刊。1889年上海广学会恢复出版《万国公报》,改为月刊,仍由林乐知主编,李提摩太等参与编撰。该报复刊后明确把“开放”中国中上层人士的思想作为主要任务,大量发表涉及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军事问题的新闻和评论,大量介绍西学知识,逐渐引起社会注意。1894年维新思潮兴起后,该刊大谈变法革新,提出过许多建议和具体措施,产生了广泛影响。1907年因林乐知病逝停刊。
2. 东方网
【答案】东方网是由上海多家新闻媒体包括解放日报社、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东方广播电台、东力一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青年报社、劳动报社、上海教育电视台集中资源优势与上海东力明珠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组建的大型综合网站,于2000年5月28日正式开通。其总体发展策略定位于“新闻强势导入、信息服务衔接、电子商务展开”。东方网与150家媒体有签约合作关系,迅速成为华东地区最强势的新闻网站。
3. 《民国》杂志
【答案】《民国》杂志于1914年5月10日创刊于日本东京,刊期不定,由孙中山等一部分国民党员创办。1914年7月中华革命党在东京成立后,该报即转为该党的机关刊物。由居正仟名义上的发行人,胡汉民仟总编辑,参加编撰工作的有朱执信、戴季陶、廖仲恺、邵元冲、邹鲁、田桐、苏曼殊等。该刊的中心内容是反袁,刊载大量文章揭露袁世凯独裁专制、媚外卖国的罪行; 主张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武力讨袁。
第 1 页,共 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