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互动治疗

【答案】互动模式又称互惠模式,这个模式的主张者是施瓦茨,他认为在助人的过程中应该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

(1)互动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和场域理论,互动和沟通理论也对此模式有影响。它主要关注子系统(小组成员)和整体系统(小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人本身,同时它也关注小组成员彼此的沟通和互动。

(2)该模式的目标是使小组成员在社会归属和互相依存中得到满足,要在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有关的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小组的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通过这样的互相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功能都将得到增强。小组工作的目标可能是预防性的、补充性的和复原性的。小组通过成员的交谈和讨论来决定它的具体目标。

2. 操作学习理论

【答案】操作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被称为新行为主义的斯金纳。他重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曾提出B=f(E )的公式(其中,B 代表行为; E 代表环境),认为人们的一生都处在学习的环境之中,获得满足的行为会得到增强,而“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是改变与塑造个人行为的两个重要力量。他提出的“操作制约”等社会控制的方法和“身体限制”等自我控制的技术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上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3. 支持者

【答案】社会工作者面对求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人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受助人自立或自我发展。

4. 矫正社会工作

【答案】矫正社会工作,也称矫治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矫正体系中的运用。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保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

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包括以下四方面的涵义:

(1)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2)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一罪犯或违法人士提供的福利服务;

(3)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

(4)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5. 社会福利

【答案】社会福利通常是由国家或社会为立法或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一个狭义的社会福利定义。有关社会福利的界定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①中国以狭义的社会福利表示社会福利服务,或称社会服务。

②社会福利是为立法或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供的。

③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处于更高的层次上,它着力在保障其服务对象一定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④社会福利应该偏重于向人们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而向人们提供资金保障则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完成。

6. 职业康复

【答案】职业康复是通过帮助残疾人就业来促进他们康复和发展的方法。通过就业残疾人不但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和收入,而且可以使某些器官的能力得以某种程度的恢复。此外,就业还可以增强残疾人的效能感和自信心,使他们融入社会生活。职业康复是一种有综合意义的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和帮助其发展的方法,在方法取向上也是治疗和发展的统一或整合。

7. 妇女社会工作

【答案】妇女社会工作是指主要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也就是针对妇女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在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生活过程中遇到的群体或个体问题而开展的社会服务性工作。其目的是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8. 自决

【答案】自决即自我决定。在社会工作中,自决更多的是针对社会工作者而言的。由于其地位关系,社会下作者很容易替案主做出决定,犯越姐代l}的错误。自决就是提醒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力。

当事人的自决必须有两个前提:

①当事人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

②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当事人绝对无害。

在这两个前提下,尊重当事人的自决权,就是尊重当事人的自由人权。不具备上述两个前提条件,社会工作者则要为当事人负起一定的责任,即在表面上违背自决原则。

二、简答题

9. 简述社区工作的基本技巧。

【答案】社区工作的基本技巧主要包括:

(1)分析技巧①了解社区结构、过程、资源、问题、需要; ②分析社会政策及社会问题; ③社区观察; ④街头访问; ⑤家庭访问; ⑥文献分析; ⑦访问社区领袖; ⑧社区调查。

(2)关系建立与维系技巧①与群众初步接触的技巧; ②街头谈话、家访、电话访谈; ③社区关系联络,建立形象; ④处理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政治团体的关系。

(3)动员及组织技巧①动员群众; ②发掘和培训社区领袖; ③居民组织的建立与运作、主持会议、组织行政事务; ④社会行动,包括记者招待会、群众大会、游说、请愿、谈判。

(4)活动程序设计技巧①策划活动、制定目标、宣传策略; ②调动资源、评估指标。

(5)行政管理技巧①文件资料处理; ②财务处理; ③计划、评估工作。

10.简述社会行政的层次。

【答案】社会行政的层次主要包括:

(1)社会政策的层次

不同层级的政府及单位所制定的福利政策具有层次上的差别。一般说来,高层政府制定的社会政策涵盖面大,政策规定也较笼统。基层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福利政策则比较具体,更具操作性。

(2)宏观社会行政和微观社会行政

社会政策层次上的差异性造成了社会行政的层次性。可以把在较高层次上执行宏观社会政策的活动称为宏观社会行政,把执行具体社会政策的活动称为微观社会行政。

①宏观社会行政,实际上是在较大范围内执行社会政策,它一般与政府行为有关。宏观社会行政常常表现为政府的职能行为,是政府官员在一定范围内推行社会政策,指导、帮助、监督、检查、评估政策的落实情况的活动。

②微观社会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环节上的行政活动。在社会福利机构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它常常表现为社会福利机构的统筹与管理活动。在企事业单位承担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情况下,社会行政则表现为这些单位具体负责福利服务分配的部门如何落实政策,并将服务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

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的相对性和执行政策的连贯性使二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宏观社会行政对微观社会行政有直接影响。

11.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理念主要有哪些?

【答案】(1)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