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

  摘要

一、名称解释

1. 新闻本源

【答案】新闻本源是指产生新闻的根源。要从事新闻报道,必须弄清新闻本源。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构成新闻的根本因素。有了事实的发生、变动,才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把握新闻的本源,坚持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的原则,,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事实和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要求。

2. 直接性导语

【答案】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它适用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新闻。直接性导语又可以分为叙述式、总结式和评述式等。

3. 预测性消息

【答案】预测性消息是指报道尚未发生、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提供未来信息的消息。它所报道的事物带有不确定性。预测性消息的优点是有助于科学决策,可以帮助治疗“近视症”,能提醒人们关注长远利益。

4. 调查性报道

【答案】调查性报道是指一种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是新闻工作者针对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社会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而完成的新闻报道方式。这种报道通常篇幅长、份量重,受到广泛关注。调查性报道以揭露社会弊病为目的,调查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多个方面,它是新闻媒体相对独立的工作。

5. 信息(information )和讯息(message )

【答案】信息是指消除事物中或事物之间任何不确定因素的东西,包括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规律。信息的特性有:①信息的共享性; ②信息的扩散性; ③信息的传递性; ④信息的扩充性; ⑤信息的浓缩性; ⑥信息的替代性。讯息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讯息一词,在中文中也译成“消息”、“文告”等等,这是一个与信息意思相近又有微妙区别的概念。信息的外延更广,它包括讯息在内。讯息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

的意义。在传播过程研究中,学者们使用“讯息”的概念,是为了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是意义完整的互动。

二、简答题

6. 以写事为主,采写一篇小故事,并写出采写心得。

【答案】(一)例文

贫困县刮起奢侈风

河南省淮阳县是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然而,近几年来,这个县刮起了一股奢侈风:县委县政府及一些县直机关竞相建起豪华办公楼,这些单位的“头头脑脑”们也纷纷搬进高档住宅。

睽阳县刮起的这股奢侈之风,引起了当地群众的不满。知情人士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向上级反映,有人干脆上网发帖揭露此事。

东挪西借党政机关比建豪华办公楼

睽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全县22个乡镇中,有7个乡镇30余万人地处沿黄滩区,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统计数字显示,澄阳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42元,在河南省108个县市居第75位。全县1035个行政村,仅有251个村能看上有线电视。

就是这样一个人均财政收入仅200余元、尚有数十万人未解决温饱的财政穷县,在办公楼建设方面却屡出大手笔:2002年9月,在没有按规定程序报批的情况下,蹼阳县开工建设县委县政府综合办公暨公务员培训楼。该项目设计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975万元。2004年6月工程竣工,不仅面积增加到近2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也达3200多万元。这座办公大楼已竣工两年多,除了变卖老办公院、财政拨款、企业支持、东挪西借支付一部分外,至今仍拖欠工程款134.31万元。

县委县政府带头,县纪委也不甘落后。2004年7月,淮阳县纪委以建纪检干部培训暨党风廉政教育中心为由申请立项,建起了占地面积达23.35亩的县纪委办公大楼。该楼预算投资400.6万元,实际筹集基建资金723.7万元。其中除一部分财政拨款外,淮阳县纪委还要求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和一些县直单位“支持”了106万元。

上行下效。蹼阳县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机关也各寻门路,建起了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I}阳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大楼于2005年开工,2006年交付使用。该楼共7层,总支出800多万元,其中300万元系挪用该县化肥厂“4050”人员的生活费和养老金。

巧立名目领导干部纷纷搬进高档住宅在一座座豪华办公楼拔地而起的同时,I}阳县领导及各局委的头头们还各找借口,为自己建起了漂亮的别墅式住宅。这些被县国土局负责人称为“独立的低层住宅”,有独栋的,有联排的,最大的一户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

据了解,2004年8月,蹼阳县纪委未经建设和国土部门批准,将批准建设纪检干部培训暨党风廉政教育中心的一部分国有划拨土地,擅自改变用途,在所谓的“培训中心”后面建起了职工住宅。其中,建二层别墅10套,每套280平方米,分给县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居住。

2005年6月,蹼阳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办公楼南边不能再建高层建筑,否则将影响办公楼通风、采光为借口,在办公楼南边建起9套高档低层住宅,分给局领导班了成员及副科级以上干

部。这9套住宅中,建筑面积最小的398平方米,最大的498平方米。

淮阳县房产局则以改善城镇困难职工居住条件为由,向县政府申请划拨经济适用房用地35亩,实际却用于建设本单位干部职工住宅。其中建二层住宅楼8套,面积最大达600平方米,除了房管局领导自住一部分外,还将其中一套送给县人大一位领导。

不仅县直各机关领导纷纷住进高档住宅,淮阳县四大班子领导也开始筹建县级干部集中住宅区。2004年10月,因为“一些县领导从外地调来没有房子住,县里也没有招待所”,经淮阳县四大班子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开发建设一个县级干部集中住宅区。该住宅区占地50多亩,户型为二层连体楼,设计61户,每户280平方米。

为了降低用地成本,淮阳县机关事务管理局竟然在地上附着物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出动警察和保安,驱赶并殴打租赁该地块的民营金凌花园职工,强拉围墙将大部分花园圈占,致使金凌花园价值200余万元的花木被毁、盗一空。2005年12月,因户型面积过大、地上附着物补偿不到位、动用警力强行占地等问题,该小区被有关部门叫停。

虽然县级干部集中住宅区被有关部门紧急叫停,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蹼阳县领导干部建豪华住宅的积极性。经纪检部门调查,己确定睽阳县县直局委负责人和个别县级干部己建成高档低层住宅100多套,涉及县国土局、计生委、社保局、建工局、纪检委等十余个单位,其中至少有79套不同程度地违反了有关规定。

讲的是排场失的是民心

2月中旬,按知情群众提供的《睽阳县领导干部豪宅分布图》,记者实地察看了一些被群众称为“腐败楼”的十部豪宅。

在淮阳县国税局办公楼后边不远,有一片气派的高档别墅群。这个别墅群共四排28户,每户都是单家独院,前院大宅门可开进小轿车。记者用脚粗略丈量了一下,每栋楼房的占地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上下。住宅的外部装修也十分讲究,红宅门、高院墙、豪华瓷砖、欧式风格的阳台,十足的现代豪门。小区看门的师傅告诉记者,这些房子的主人一部分是县国土局的领导,也有一部分卖给了其他局委的干部。

在蹼阳县机关事务管理局为离退体县级干部建设的一个高档别墅小区里,记者走进了其中一户人家的院子。小楼只有二层,白墙蓝瓦,楼房前墙面的很大部分是用玻璃镶嵌而成。借和主人搭话的机会,记者留心观察,院子的左半部分由水泥铺就,右半部分是一块不大的菜地,绿油油的蔬菜长势不错。

当地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像这样带独立小院的低层住宅,每套造价至少在20万兀以上。在蹼阳县,正科级干部每个月的工资也就是千元左右,要想住这样的房子,至少得不吃不喝20年。

说起为局领导班子建设豪华住宅的决策经过,澄阳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董随钦这样告诉记者:局办公楼后面有一块空地,建高楼可能会影响到办公楼采光,局里决定建几幢低层住宅。当时并没有说一定给局领导,只是说领导优先购买。“当领导的,谁不想住大点,住得排场点? 最后,我们领导班子成员包括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都要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