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中国大学生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和英语学习

关键词:元认知 自主学习 计划 监控 评估

  摘要

摘要: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外语教学改革的浪潮,旨在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学水平。这个大趋势推动了研究者对元认知策略的深入研究,此研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指与大脑思考过程和反思过程相关的策略,它主要由三个成分构成:一是计划( 制定目标,集中注意力,分析任务以及合理安排时间等),二是监控(对学习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调整合适的策略来促进学习),三是评估(对策略使用效果和学习成果的评价);而自主学习是学生运用特定的技能来控制自己学习过程的内在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培养形成的。正如Legutke 和 Thomas (1991)所指出的,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是一个互利互惠的关系,提高使用元认知策略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研究试图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我国大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现状是什么?
2)经过策略培训之后,元认知策略和学习成果之间的具体联系是什么特点?
这次问卷调查选自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工业学院的345名非专业英语学生,同时还对控制班的33名样本学生进行了为期16周的元认知策略培训。研究者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样本配对T检验、多元回归分析以及相关分析。 研究者分析了描述性统计的三个表格,针对第一个问题归纳出以下的几点:
1)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策略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问卷结果表明自我评估(均值3.47)的使用率明显高出计划策略和监控策略,监控策略(均值3.46)位居第二,计划策略(均值3.25)使用率最低。在策略的细目分析表中,目标制定率和计划监控率比较低,研究表明制定长期或短期英语学习目标的学生占30.1%,使用计划监控策略的学生只占22%,这说明学生使用计划策略还不够。
2)自十多年前的外语教学改革以来,无论是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还是社会/情感策略,学习策略在中国英语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很大的重视。本研究表明只有不到1/3的学生从来或很少不使用策略监控,并且策略监控的均值比其他的项目都要高,区分度也相对较低。
3)“写”的能力要高于“说”的能力,这一点和我国多数研究者的论断是一致的。在监控策略中,中国学生重视“写”的能力,有48.7%的学生很关注考试和练习,81.9%的学生十分关注考试的过程和考试结果。其原因很复杂,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功利的原因。但这个现象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说”的能力需要得到重视,应该把“说”放到和听、读、写同等重要的位置。
通过对定性研究的异同比较,第二个问题得到比较满意的答案,其特点如下:
1)策略培训的效果很明显。在样本配对T检验中可以看到培训后的成绩(78.4,总分是100分)比培训前有所提高,说明培训是有效果的;对比直方图也可以看出培训后的策略使用率得到提高;最后的访谈正好印证了策略培训的效果。2)高分层和中等成绩的学生倾向于使用监控策略,他们的成绩和监控策略之间的相关系数很高。高分组偏爱计划监控策略,相关系数是.670,中等成绩组注重策略监控的运用,相关系数是.827。正如Nisbet 和 Shucksmith (1986)指出的,监控策略是区分学生成绩优劣的主要方面。3)中等成绩组和低分组都比较关注学习策略。在中等成绩组中,策略监控和成绩的相关系数(.827)最高,在低分组中,策略评估和成绩的相关系数(.941)最高。这一点和在定量研究中得到的结论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学习策略在现代外语教学中已经得到了重视,学生的学习策略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外语学习。4)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策略被滥用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认知策略要素和学习成绩的多元回归中看到,高分组和低分组的成绩和计划策略的beta系数都是负数(-.196 和 -.181)。这表明计划策略使用不当或使用不足。
研究者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有助于教师和学生重新认识元认知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使之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尽管还在探索中的策略培训仍需改进,但策略培训并不是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的权宜之计,而是应该不懈地溶入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终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元认知 自主学习 计划 监控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