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延安大学F11中共党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四中全会
【答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四中全会,全称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于1994年9月25〜2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作了重要讲话。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的工程。
2. 五卅运动
【答案】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资本家借口存纱不敷,故意关闭工厂,停发工人工资。工人顾正红带领群众冲进厂内,与资本家理论,要求复工和开工资。日本资本家非但不允,而且向工人开枪射击,打死顾正红,打伤工人10余人,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发生在广州和香港的省港大罢工,是五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对大革命高潮的形成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因此,五卅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严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
3. 广州起义
【答案】广州起义是指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于1927年12月11曰在广州发动的起义。这次起义由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等领导,参加起义的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和警卫团一部、广东工人赤卫队七个联队,还有市郊的部分农民武装。经过十多小时的激战,起义部队占领了广州市区的绝大部分。但是,张发奎部主力急忙回师广州。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军不可能坚守广州。叶挺主张趁张部主力尚未开到前把革命武装撤出广州。这个正确主张却受到共产国际代表诺伊曼的严厉批评,指出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必须“进攻进攻再进攻”,退却就是“动摇”。结果,起义军失去及早避开优势敌人打击的时机,终因寡不敌众,在起义的第三天失败。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又一次英勇的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起义军利用国民党新军阀内部发生混战的有利时机发动起义,是成功的。但实践又一次证明:在国民党新军阀拥有强大武力的情况下,企图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仍然企图坚守大城市,结果只能
导致惨重的失败。
二、简答题
4.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我们取得了哪些成就?发生了哪些失误?其主要经验教训是什么?
【答案】1956年到1966年,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曲折发展的十年。在此期间,发生过严重的失误,遭受过严重的困难,政治和思想方面“左”的错误越来越严重。但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是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导方面。
(1)这十年取得的重大成就
①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国后来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相当一部分是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
②培养了一大批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于力量,科学技术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特别是在某些领域已经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③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要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等等,这些经验对指导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借鉴作用。
(2)这十年的主要失误
①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急于求成,急于过渡,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的错误,使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
②在政治上背离了党的“八大”方针,搞阶级斗争扩大化,从反右派斗争到反右倾运动,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助长了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不良倾向。
(3)经验教训
①在经济建设中,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践证明,必须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证明,生产关系过急过多的变动,脱离生产力水平,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但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打击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
③经济发展的速度必须从客观实际可能出发。实践证明,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决定于社会生产发展的容观条件和可能。如果脱离容观实际的可能,盲目追求所谓“大跃进”,必然是欲速而不达,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反而降低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5. 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了哪些准备?
【答案】1920年10月,李大钊、张国焘等在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李大钊为书记。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以后,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思想
上组织上的准备。他们的主要活动包括:
(1)创办和利用刊物,研宄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从1920年9月起,《新青年》杂志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开辟“俄罗斯研宄”专栏,介绍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维埃俄国的经验。上海、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还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工作。
(2)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
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日益扩大,一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派别也打起社会主义的旗号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为了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争取那些有着爱国、进步要求而一时接受了其他思想派别影响的人站过来,扩展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共产主义小组不得不同这些思想派别展开斗争。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实际上也是一场同它们争夺群众的斗争。这些论战,帮助当时一批倾向社会主义的进步分子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派别的界限,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3)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一成立,便以相当大的力量直接投身到工人中去,从事比较深入的群众工作。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一批专门供工人阅读的刊物,还创办了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大多是知识分子出身。因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同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运动。
(4)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为书记。其后,北京、天津、武昌、汉口、长沙等地也成立团的组织。各地青年团组织团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实际斗争,造就了一批后备力量,为中共共产党的诞生作了干部上的准备。
6. 为什么说党的七大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
【答案】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七大即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的重要讲话,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主要原因是:
(1)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章,确认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党的七大是共产国际解散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举什么旗帜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中共六大到七大,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十年内战和抗日战争,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的反复比较,认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正确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一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使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方面达到了成熟,为后面各项工作的展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共七大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