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 2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 6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 10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 .. 15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 .. 20
一、名词解释
1. 瓦窑堡会议
【答案】瓦窑堡会议是指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主要是讨论军事战略问题、全国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问题。瓦窑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党在新形势下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的转变,迎接抗日新高潮的来临。25日,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后,毛泽东于27日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决议和报告指出了在新的形势下,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广大知识分子是坚决抗日的基本力量,而且充分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也有与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瓦窑堡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以来没有解决的重要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这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出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倶进,为指导思想増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3. 遵义会议
【答案】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揭露和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严重危害,对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进行了总结,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贝t 否定了以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主张。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
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简答题
4. 简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伟大意义。
【答案】(1)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最新的概括和系统的阐述:
①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
③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④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⑦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⑧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依靠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⑨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在于:
①这个理论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②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5. 五十年代党在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答案】五十年代党在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
(1)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起来,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就是这一探索的开始,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论述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的十个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新方针,并逐渐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3)1956年9月,党的八大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地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标志着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取得初步成果。
(4)1957年2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从理论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新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这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成果。
6. 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答案】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召开的。
(1)国内形势的变化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应该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
②随着革命战争结束,全党工作中心开始转向经济建设,但是,那时还有繁重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需要同时进行。
③在社会主义改造加紧步伐的时候,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层事实上不能不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社会改革方面。
④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新建立的生产关系在各方面都还不完善,需要稳定、巩固、调整和改革,全党的工作中心,就应该进一步转移到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方面来,而这种调整和改革,应该紧紧围绕着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并且完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需要来进行。
(2)国际形势的变化
①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揭露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和对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时,对斯大林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这在苏联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极大的震动。
②帝国主义在苏共二十大后,乘机掀起世界性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不同程度的思想混乱,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巨大困难。
③中国共产党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领导时期苏联党和人民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历史,在4月和12月先后发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根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写成的《人民日报》编辑部文章,表明自己的原则立场。同时党认为,揭开斯大林的盖子,对于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包括我们党,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解放被教条主义绳索束缚的思想,努力寻求适合本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有重要的意义。
7. 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及其重要意义。
【答案】(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背景
①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国从危难之中走了出来。广大干部、群众越来越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时,却遭到了严重的阻碍。
②客观上,是由于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不容易在短期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