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803传热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传热系数。
【答案】传热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冷、热流体间温差
它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
2. 本身辐射与有效辐射
【答案】本身辐射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上的半球空间的所有方向辐射出去的全部波长范围内的能量称为辐射力, 单位为
射能, 单位为。
3. 接触热阻。
【答案】如图所示,两个名义上互相接触的固体表面,实际上接触仅发生在一些离散的面积元上,在未接触的界面之间的间隙中充满空气,热量将以导热的方式穿过这种气隙层。这种情况下与两固体表面真正完全接触相比,増加了附加的传递阻力,称为接触热阻。
。有效辐射是指单位时间内离开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2传热面积A=lm时热流量的值。
图
二、选择题
4. 换热器中流体通过换热器后,可能经历的最大温差是( )。
A. 大热容量流体的进出口温差
B. 小热容量流体的进出口温差
C. 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差
D. 冷热流体的进口温差
【答案】D
5. 在工业上常见的温度范围内, 对于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的透射率、吸收率以及反射率的一些说法, 以下正
【解析】在工业上常见的温度范围内, 对于这种分子结构对称的双原子气体, 实际上并无发射和吸收辐射能的能力, 可认为是热辐射的透明体。
三、简答题
6. 饱和水在水平加热表面上沸腾(壁面温度可控)时,随着壁面过热度的增加,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是否也增加?为什么?
【答案】在自然对流区和核态沸腾区,随着壁面过热度
热系数是增加的,因随
增加。 当进一步提高
再提高时,进入过渡沸腾区。这时,由于的增加,在加热表面上形成一层汽膜,汽膜的导热系数较小,热阻增加,致使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下降。 进入稳定膜态沸腾区,加热表面上形成稳定的汽膜层。这时汽化只能在汽-液交界面上进行。汽化所需热量靠导热、对流、辐射通过汽膜传递。因这时壁温很高,辐射热量急剧增加,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又随的増加而增加。
7. 蒸气中含有不凝结性气体,对膜状凝结换热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案】蒸气中含有不凝结性气体,会使得膜状凝结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大减小。
原因:蒸气中含有不凝结性气体,在靠近液膜表面的蒸气侧,随着蒸气的凝结,蒸气分压力减小而不凝结气体的分压力增加,蒸气抵达液膜表面进行凝结前,必须以扩散方式穿过聚集在界面附近的不凝结气体层,不凝结气体层的存在增加了传递过程的阻力;同时蒸气分压力的下降,使相应的饱和温度下降,
减小了凝结的动力也使得凝结过程削弱。
8. 大容器沸腾换热过程有哪几个主要的区域,并指出临界热流密度在什么情况下会对加热壁面造成损坏?
【答案】大容器沸腾换热过程有四个主要的区域,分别是:自然对流沸腾区、核态沸腾区、过渡沸腾区和膜态沸腾区。
由于到达临界热流密度后加热壁面温度的升高反而使热流密度下降,直至进入稳定膜态沸腾后换热热流密度才随热流密度的升高而再次増加,但此时加热壁面温度已相当高。这样,在控制热流密度的加热过程中,当加热热流密度高于临界热流密度后就会引起壁面温度的急剧升高,从而会造成加热壁面的损坏(如电加热、核反应堆燃料棒的加热过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避
的增加,沸腾换热表面传的増加产生汽泡的核心数增加,汽泡对流体的扰动剧增,表面传热系数
免沸腾换热的设备运行在临界热流密度附近。如果是控制加热壁面温度的加热过程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也就不必控制临界热流密度。
9. 等温面与等温线的特点?
【答案】(1)温度不同的等温面或等温线彼此不能相交;
(2)在连续的温度场中,等温面或等温线不会中断,它们或者是物体中完全封闭的曲面(曲线),或者就终止于物体的边界上;
(3)等温面或等温线的分布并不一定均匀。
10.什么是显式格式?什么是显式格式计算中的稳定性问题?
【答案】(1)在非稳态导热的差分分析中,取温度对时间的向前差分,使后一时刻的温度分布完全取决于前一时刻的温度分布,而不必联立方程求解。这样的差分格式称为显式。
(2)在显式计算中,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的选择会影响求解过程的稳定性,选择得不适当会使温度产生震荡,而不收敛于某一数值,这是不符现实的。
四、计算题
11.在一次测定空气横向外掠单根圆管的对流换热实验中,得到下列数据:管壁平均温度空气加热前后平均温度
【答案】
12.如图所示,一个二维稳态导热物体,其导热系数
数为。试建立数值求解边界节点温度为常数,右侧平直边界面与环境同时发生、边界面的表面传热系如果全部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空气,求此时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管子外径d=14mm,加热段长80mm , 输入加热段的功率为8.5W 。对流与辐射换热,其表面发射率为。环境可看作无限大空间,温度为的离散方程。
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