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法学、物证技术学试题2004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刑法学、物证技术学试题(404) 请将所有答案标明题号,写在答题本上,试题纸上请勿答题。严禁在答题纸密封线以外留下姓名、考号等任何标记,否则该卷无效。
刑法学(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法律认识错误 2.直接客体 3.预备犯
4.走私罪 5.绑架罪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对教唆犯如何处罚?
2.特殊形式自首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3.如何理解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客观方面?
4.如何理解受贿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三、案例分析(10分)
马某,男,1975年5月9日生。2002年夏天,马某到商场金店见柜台里放有一条重16克,价值人民币2100元的金项链,与自己所买的假金项链式样相同,遂产生以假乱真的念头。他向金店售货员谎称购买金项链,要售货员将金项链拿出供其挑选,马某在“挑选”金项链过程中,乘售货员不备之机,用自己的假金项链调换了那根真金项链。过了两天,马某又用上述同样方法调换一条重20克、价值2600元的金项链时,被售货员发觉,当场将其抓获。马某被逮捕后,交代自己在1991年5月9日曾将一个邻居小孩打成轻伤,并且在当晚还蒙面持刀威胁,逼迫他人交出钱包,得款人民币3000余元。经查,马某的交代属实。
问:马某的前后几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请指出罪名,并说明理由。如不构成犯罪,也说明理由。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刑法的溯及力。
2.试述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
物证技术学(75分)
一、名词解释(从以下6个题中选做5个,每题3分,共15分)
1、指纹 2、足迹的步态特征 3、撬压痕迹
4、枪支 5、笔迹 6、现场方位摄影
二、简答题(从以下6个题中选做5个,每题6分,共30分)
1、简要说明手印的特点
2、简要说明赤脚足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