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黑龙江大学文学院742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流音变

【答案】语流音变是指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同化是指一个音位受临近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如英语中的连读现象; 异化是指两个本来相近或相同的音,在语流中要改变其中一个音的读音的现象,如上声的变调; 弱化通常发生轻声或弱读现象中,如汉语中的轻声现象; 脱落是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而产生的,如汉语音节中的“豆腐”等词。

2. 偏旁

【答案】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偏旁由笔画构成,一个偏旁由一个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如“位、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口”,“偏、翩、篇、匾”中的“扁”,都是偏旁。

3. 复合词

【答案】复合词是指由不同的不定位语素相互融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这类合成词是现代汉语中最主要的、最能产的构词格式,汉语的合成词绝大部分是由这一形式构成的。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主要有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动宾式和主谓式几种类型。

4. 调值

【答案】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由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值有两个语音特点:一是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 二是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描写调值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

二、简答题

5. 列举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例子说明音素和音位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音素和音位都是语音系统中的最小语音单位,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

音位是由一群彼此差别不大没有区别词义作用的音素中概括出来的,一组音位变体中都是由个音素组成,只是选择了由代表性的音素作为着一组音素的代表。

(2)区别

①划分角度不同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质不同,音素也就不同,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的; 而音位则是从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角度确立的语音单位,是从社会属性的辨义功能来划分的。这种确立只注意那些与意义的区别相对应的的语音差别,而对那些与意义的区别无关的音质上的差别则不加以考虑。

②运用范围不同

音素是语音学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则是音系学中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适用于各种语言,是对所有语言进行描述的单位,而音位则主要只用于一种具体的方言和语言中,是对一种语言进行描述的单位。

比如英语和汉语普通话都有辅音音素[P]和[p`],英语里[P]和[p`]的差别不能区别意义,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P/; 汉语普通话里[P]和[p`]的差别能够区别意义,因而它们分属/P/和/P‘/两个音位。

6. 下列文句都用了什么辞格?

①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 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②杨嗣信艰难地翻了个身,转脸眺望着窗外。夜空阴云密布,看不见一颗星星。可他那颗跳跃的心却是明亮的。

③苏州城里,有不少这样别致的小街小巷: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 石子路面,经过夜雾洒过,阵雨洗过,光滑、闪亮。在它的旁边,往往淌着一条小河,同样是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

④是云? 是雾? 是烟? 还是沙漠中常见的海市唇楼的幻影? 还是翻译同志眼尖,脱口而叫着“骆驼! 骆驼! ”

【答案】①对比。②映衬。③间隔反复。④设问。其中“骆驼! 骆驼! ”反复。

7. 阅读下面句子,并回答问题。

(1)他饿着肚子,也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

(2)虽然他饿着肚子,但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

(3)即使他饿着肚子,但(也)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

(4)他宁可自己饿着肚子,但(也)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

问题一:以上句子都属于广义转折关系,请分析以上各个句子的转折关系的语义特征。

问题二:请举例说明

复句中连接词的作用。

【答案】(1)分析各句的语义特征

①句属于突转关系,即没有转折提示词,直接表转折义。分句间意义上的相对不那么明显,转折语气较弱。

②句属于表示是实让的容忍性让步关系。重转关系,分句间的意义是先让步后转折,相反意味很重。

③属于广义转折中的虚拟性让步转折句。

④句属于忍让性让步关系,轻转关系,转折意味比重转轻。

(2)举例说明复句中连接词的作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复句中的连接词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①衔接作用:在复合句中,连接词在两分句中起衔接作用。如“他饿着肚子,也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中副词“也”字就连接着两句,给句子附上了转折意义。

②标示作用:复合句中的连接词标示着分句间的关系。如“虽然他饿着肚子,但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这句中的虽然,但是,标示出了句中的转折关系。

③转化作用:复合句中的连接词有时具有转化作用,同样的分句,用上不同的关联词,则句子表示的意义也就随之改变。如“如果明天下雨,就不去爬山”这句话中,将表不假设的连接词“如果…就…”改为表不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句子中原有的假设关系就转化为了因果关系。

8. 下列四组复句的后一分句,有的能加“但”或“却”,有的不能加能加的请加上,并说明意思的变化:不能加上的请说明不能加的原因。

①a 他这个人既聪明,又能干。

①b 他这个人既聪明,又黑心眼。

②a 他一方面说你聪明能干,另一方面又说你心眼好。

②b 他一方面说你聪明能干,另一方面又说你蛇蝎心肠。

③a 无论你说了他什么坏话,他都尊重你。

③b 无论你说了他什么坏话,他都记在心里。

④a 如果说你是个聪明人,那么他也是个聪明人。

④b 如果说你是个聪明人,那么他就是个笨蛋。

【答案】①b 的后一分句可以加“但”或“却”; ②b 的后一分句可以加“但”,加了以后原并列复句变为转折复句,前后分句是对立的关系。①a 和②a 之所以不能加,是因为原句中的前后两分句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但”表示转折,一旦加上就会造成语义关系的矛盾。③为条件复句,④为假设复句,加上“但”或“却”都会造成语义上的矛盾。

9. 近几年,网络上开始流行“囧”“槑”“烎”等字。你怎么看待这些符号的性质? 它们未来的发展将会如何? 请运用语言文字理论进行分析。

【答案】(1)“囧”“槑”“烎”等符号具有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其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社会预定俗成的,没有本质上的必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