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海南大学1136基础微生物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质粒消除。

【答案】质粒消除是指含质粒的细胞在正常的培养基上受吖啶染料、丝裂霉素C 、紫外线、利福平、重金属离子或高温等因子处理时,由于其复制受抑制而核染色体的复制仍然进行,从而引起子代细胞中不带质粒的现象。

2. 溶源菌。

【答案】溶源菌是指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宿主细菌,溶源菌能与温和噬菌体长期共存,一般不会出现有害影响。

3. 氨基酸异养型生物(amino acid heterotrophs)。

【答案】氨基酸异养型生物(amino acid heterotrophs )是指凡需要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氨基酸作氮源的微生物。

4. 前嗤菌体(prophage )。

,又称原嗤菌体,是指整合于溶原菌染色体上的嗤菌体核酸。 【答案】前嗤菌体(prophage )

5. 异养微生物

【答案】异养微生物是指只能利用有机碳源的微生物。

二、简答题

6. 试举五例说明在人类历史上因对致病微生物的无知而遭传染病大流行之害。

【答案】示例: (1)黑死病; (2)炭疽病; (3)狂犬病; (4)霍乱; (5)天花。

7. 分析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起pH 改变的原因?在设计培养基时是如何考虑控制pH 的方法,并说明其机理。

【答案】(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起pH 改变的原因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会能动的改变环境的pH 。在一般微生物的培养中往往以变酸占优势,因此,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的pH 会逐渐下降。pH 的变化还与培养基的组分尤其是碳氮比有很大的关系,碳氮比高的培养基,例如

培养各种真菌的培养基,经培养后其pH 值常会显著下降。相反,碳氮比低的培养基,例如培养一般细菌的培养基,经培养后,其pH 值常会明显上升。

(2)调解pH 的方法分为“治标”和“治本”两大类,如下表:

8. 简要描述普遍转导和局限转导之间的区别?

【答案】普遍转导和局限转导之间的区别如表所示:

9. 试设计一表解对六类噬菌体进行分类。

【答案】六类噬菌体分类如下表。

10.比较细菌的芽孢和营养细胞的区别。

【答案】细菌的芽孢和营养细胞的区别如下表。

11.在转导实验中,在基本培养基上除了正常大小的菌落以外,还发现有一些微小的菌落,试分析出现这些微小菌落的原因。

【答案】出现微小菌落的原因是发生了流产转导。

由于供体菌的片段不能重组到受体的染色体上,它本身不具有独立复制的能力,随着细胞的分裂,供体片段只能沿着单个细胞传递下去,因为供体片段所编码的酶有限,每一个没有得到供体DNA 片段的子细胞不能合成新酶,但仍含有母细胞残留的酶,只能使细胞分裂一、二次,所以形成的是微小的菌落。

三、论述题

12.试介绍利根川进关于抗体结构多样性的遗传机制。

【答案】(1)利根川进体细胞体细胞突变学说认为: ①编码轻链可变区的基因是由约可编码98个氨基酸残基的基的J 序列组成,编码轻链恒定区的基因称为C 序列;

②编码重链可变区的基因除则由

序列所编码;

③在胚胎期的细胞中,编码轻链可变区的V 和J 基因间分得很远,在成体的B 细胞中,V 和J 可连接在一起,但它们与C 序列间仍被内含子隔开,只有当整个DNA 被转录成mRNA 后,内含子才被切除,重链基因的组装方式与轻链相类似;

④序列有数百种不同类型,J 、D 和C 序列也有多种,因此,轻链

序列和约可编码13个氨基酸残

和J 序列外,在它们之间还有一个较短的D 区,重链的恒定区

间的组合或重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