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大学0215保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团体遗属收入给付保险

【答案】团体遗属收入给付保险是以团体或其雇主作为投保人,团体所属员工为被保险人,员工的遗属作为受益人,团体或其雇主与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约定在员工死亡时,由保险人向死亡员工的遗属给付死亡保险金的保险。保险金的给付方式通常按月给付,给付金额通常按该死亡员工的原工资额确定。如在美国,配偶一般获得死者工资25%的保险金,子女获得15%,对家庭给付的最高限额是死者工资的40%,并规定了给付期限。

2. 二元说

【答案】“二元说”论者认为: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以经济补偿为目的,后者以给付一定金额为目的。人身保险是非损失保险。主要观点有:

(1)否定人身保险说

该说认为:人身保险并不体现保险的性质,它是和保险不相同的另外一种合同。埃斯特(L.Elster )和威特(J.D.Witt )主要是从人寿保险中的储蓄成分来否定人身保险的性质。实际上,人寿保险是保险与储蓄的结合,既通常所说的“储蓄性保险”或“储蓄性险种”。科恩(G.Cohn )否定人身保险是真正的保险,但承认了人身保险中的保险成分。

(2)择一说

该说与“否定人身保险说”不同,承认人身保险是真正的保险,但主张把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分别以不同的概念进行阐明。主张该说的德国法学家爱伦贝堡给保险合同下了个综合性定义,即:“保险合同不是损失赔偿的合同,就是以给付一定金额为日的的合同”,二者只能择一。

凡是“二元说”论者都只是强调了保险的种概念(种概念一属概念+种差),而不是在对保险这一属概念下定义。也就是说,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相对于保险来说都是种概念,当然在内涵上就有所差异。可见,“二元说”是在对两者分别下定义。

3. 法定分类法

【答案】保险形态的法定分类法源于各国的法律,由于各个国家的保险法规对保险分类的规定不同,因而保险形态分类在各个国家之间不尽相同。美国保险法将保险分为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日本的法律把保险分为损害保险和人身保险。西欧国家的保险法一般将保险业务分为两大类,即寿险与非寿险。寿险是指人寿保险,非寿险则包括火灾保险、海上保险和意外保险等。按我国《保险法》的分类,商业保险可分为财产保险(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和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两大类。法定分类法的确立是出于国家对保险业进行宏观管理的目的。

4. 投保

【答案】投保亦称“要保”,是指对保险标的(人身、则产、责任或权益)具有保险利益的自然人或法人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行为。投保人一般需填写固定格式的投保单。投保单常由保险人提供,具有统一的格式。主要内容包括:被保险人的名称; 保险标的名称及存放地点; 投保的险别; 保险期限; 保险价值及保险金额等。投保时投保人必须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如实告知。

5. 推定全损

【答案】推定全损是指保险标的遭受保险事故尚未达到完全损毁或完全灭失的状态,但实际全损已不可避兔; 或修复和施救费用将超过保险价值:或失踪达一定时间,保险人按照全损处理的一种推定性的损失。

6. 保险监管核心原则

【答案】2000年10月,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在以往制定的有关监管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了1997年出台的《保险监管核心原则》,为世界保险业提供了一套普遍适用的保险监管国际规则。这套核心原则涉及一个监管系统有效运作的十个方面,共17条。核心原则以诸多具有代表性的保险市场中有效监管的长期实践经验为基础,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了一百多个成员国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的意见和建议,有发达国家,也有新兴市场国家。可以说,这些监管原则是各国保险监管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世界保险监管经验的总结。《保险监管核心原则》不是僵化的教条,这些基本原则的推行和运用,必须结合本国实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机构必须明白,不同司法辖区赋子监管机构的权力是不同的,并且对不同行为的监管可能归属于不同的机构。

7. 自留额

【答案】自留额又称自负责任额,是指对于每一危险单位或一系列危险单位的责任或损失,分出公司根据其本身的财力确定的所能承担的限额。分出公司在对单独或多个保险标的确定自留额时,应综合考虑危险类别、危险程度、标的物使用性质、建筑等级等因素。保险公司对自留额的管理是业务经营管理中的首要问题,一个公司根据它的资金力量确定对每一危险单位可以自留多少责任,超过部分就要办理分保。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自留额是强调自留的保险责任,保险责任的大小可以由保险金额表示,也可以由赔款额表示。

8. 保证基金制度

【答案】由于竞争性保险市场中保险人丧失偿付能力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应对偿付能力丧失的情形,有些国家设立了丧失偿付能力保证组织或保证基金,即保证金制度。基金可能由政府管理,也可以由保险业自身出资并负责运作。有些国家的担保机制是根据事先对保险人的评估而设立的,有的是根据对保险人丧失偿付能力之后的评估而设立的。保证基金的赔偿限额可以是适中的,也可以是宽松的。有些国家和地区的被保险人可以在赔偿限额之内得到完全的赔偿,而有的国家和地区的被保险人必须自己承担一部分损失。

二、简答题

9. 风险的分类对风险管理有何意义?

【答案】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风险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它们发生的条件、形成的过程和对人类造成的损害是大不相同的。风险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风险的环境分类

风险按其所产生的环境分类,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其中静态风险是指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或人们行为的错误或失当所导致的风险; 动态风险是指由社会经济或政治的变动所导致的风险。

(2)按风险的性质分类

风险按其性质分类,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其中纯粹风险是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投机风险是指那些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3)按风险的对象分类

风险按其对象分类,主要有财产风险、责杠风险、信用风险和人身风险。其中财产风险是指导致一切有形财产毁损、火失或贬值的风险; 责任风险是指个人或团体因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合同或道义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的违约或违法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人身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人的伤残、死亡或损失劳力的风险。

(4)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

风险按其原因分类,可以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其中自然风险是指因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引起的种种现象,所导致的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物质生产及生命造成损失和损害的可能性; 社会风险是指由十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包括过失行为、不当行为及故意行为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 政治风险又称为国家风险,是指在对外投资和贸易过程中,因政治原因或订约双方所不能控制的原因,使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在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中由于受各种市场供求关系、经济贸易条件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或经营者决策失误,对前景预期出现偏差等,导致经济上遭受损失的风险。

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风险管理的对象是风险。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环节。其中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对企业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因此,对风险进行恰当的分类,有助于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进而对风险进行估测、评价,针对不同性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

10.请简述保险理赔的程序。

【答案】保险理赔的程序包括接受损失通知书、审核保险责任、进行损失调查、赔偿给付保险金、损余处理及代位求偿等步骤。

(1)损失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