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科技大学战略管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增长型实施
【答案】增长型实施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的战略中选用的模式之一。在这种模式里,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增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鼓励中下层管理人员制定与实施自己的战略。这种模式自下而上地提出战略。这种战略集中了来自实践第一线的管理人员的经验与智慧,而高层管理人员只是在这些战略中做出自己判断,并不将自己的意见强加在下级的身上。在大型的多种经营企业里,这种模式比较适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给中层管理人员一定的自主权,鼓励他们制定有效的战略并使他们有机会按照自己的计划实施战略。同时,由于中下层管理人员和职工更直接面对战略的机会,可以及时地把握时机,自行调解并顺利执行战略。因此,这种模式适合于变化较大的行业中的大型联合企业。
2. 规模经济
【答案】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规模经济促成成本下降的原因是在某个时间里生产产品的数量,当生产产品数量增加后,分摊到每个产品的固定成本金额减少。规模经济可能与产品或服务的全部领域有关,也可能只涉及其中一部分特定的经营业务和活动,这就要求企业有必要分别检测产品成本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把握住单位成本和规模经济的关系。
3. 市场集中和资产减少战略
【答案】市场集中和资产减少战略,目的是重新组合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资产配置水平,改善企业短期盈利和长远的前景。这种重新组合一般涉及到企业缩小经营范围,大幅度地减少投资水平。这种战略一般适用于两种情况:
(1)成熟阶段。在产品一市场发展的成熟阶段与饱和阶段里,企业竞争地位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竞争地位弱小的程度,选择一种资产减少战略来改善自身的地位。
(2)衰退阶段。在市场发展的衰退阶段里,企业可选择将资源集中在难以消亡的细分市场上。为了更好地发挥战略的作用,企业应认真地评价将会延续下去的细分市场的规模,判断该市场上存在的产品类型,集中主要的资源在该市场上确定自己的地位。
4. 替代品
【答案】替代品是指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功能或类似功能的产品。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替代品的价格会比被替代产品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替代产品投入市场后,会使企业原有产品的价格处在较低的水平,降低了企业的收益; 替代产品的价格越具有吸引力,价格限制的作用就越大,对企业构成的威胁也就越大。为了抵制替代品对行业的威胁,行业中各企业往往采取集体
行动,进行持续的广告宣传,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利用率,改善市场营销等活动。但是有些替代品是技术进步的产物,符合社会需求。企业在研究与替代品的竞争关系时,一定要在考虑双方的寿命周期阶段与总的发展方向,不能盲目地竞争。
5. 股权有偿转让
【答案】股权有偿转让又称股权有偿协议转让,是指企业根据股权协议价格,受让日标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从而获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并购行为。股权有偿转让的对象一般是国家股和法人股及其配股权。其形式又可分为并购性股权有偿转让与非并购性股权有偿转让。并购性股权转让是指股权转让后,企业对目标公司具有控制权。非并购性股权转让是指企业的主要目的是投资,而不是控股。股权有偿转让的特点是:
(1)股权转让一般是善意并购,在并购前要征得目标公司的同意;
(2)股份出让方的主要目的是兑现非流通股,减少公司负债,调整投资方向与投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3)股权转让的关键是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
6. 形象
【答案】形象是指可以表达某种含义的媒介物的客体或事件。文化形象是表达有关基本文化与哲理的含义。在企业组织中,形象也用来表示组织的共同信念、价值与理想。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企业行为、企业绩效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反映。企业形象的“形”是外在因素,“象”为企业形象的内在因素; “形”依赖于“象”而发挥作用,“象”又是企业客观物质运动形象和行为活动形态所造成的一种精神力量。企业形象按照层次可以分为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表层形象是指厂容、厂貌、技术设备、产品质量等直观部分。深层形象是指企业精神面貌、群体意识、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成员素质、企业竞争力等非直观部分。企业形象按照表现形式还可以分为实体形象、行为形象和软件形象:实体形象是企业的物质实体给社会大众造成的观感和印象; 行为形象是企业的经济行为给社会大众带来的印象; 软件形象是企业的人员素质、精神状态、管理和技术水平所引起的社会大众对企业的看法和评价。运用形象或形象性活动的方式去创造企业文化时,组织的管理人员要考虑如何处理体系和结构的能力与建立组织的统一目标结合起来的问题,使之成为一个统一体,减少行动的盲目性。
7. 扁平型组织结构
【答案】扁平型组织结构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内部管理层次较少。在每个层次上,管理人员的控制幅度较宽。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企业便会使组织的管理层次保持在一定的数目上,尽可能地使组织结构扁平化。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节省管理费用; 高层领导容易了解基层情况; 有利于基层管理人员的成长;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 信息传递速度快且不易失真。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各级管理人员工作任务重,精力分散; 对各级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管理易出现失控; 同级间的沟通产生新的困难。
8. 经营范围
【答案】经营范围又称企业的定域,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活动领域。它反映出企业目前与其外部环境发生作用的要求。大多数企业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自己的产品和市场来确定经营范围。只有产品与市场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的企业的经营业务。企业确定经营范围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从产品角度来看,企业可以按照自己产品系列的特点会和根据产品系列内含的技术来确定经营范围。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市场来描述经营范围。
二、思考题
9. 如何从更深的层次认识企业文化?
【答案】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和工作作风,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礼仪式、管理制度以及企业形象。它不单包括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社会心理、技能、方法和企业自我成长的特殊方式等各种因素。企业文化是若十个基本假设的模式。这些假设是由特定的群体在学习处理外部适应性与内部一体化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发现或开发出来,并且已在群体内完善而有效地运行。因此,该群体有责任教授新成员以这些假设作为正确感觉、思考与理解上述问题的手段。要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企业文化,就需要理解企业文化这一定义的七点含义:
(1)基本假设的模式
一般地讲,企业文化可以在三个层次上进行分析:
①文化的表层结构。即企业的建筑物、技术、办公室的布置等看得见的行为方式,以及一些公开的文件资料。在表层结构里,这些资料容易收集到,但往往难以解释。
②研究群体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一般不能直接观察到,需要与企业组织的主要成员会谈,或分析企业组织的文件资料和图表,才能得出结论。价值观仍属于企业文化的浅层部分,只反映出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思想中愿意承认的概念,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文饰。群体成员的真正内在的原因往往被掩盖,或者没有被人察觉。
③进一步研究群体的基本假设。基本假设,是指人们在揭示文化的深层结构时,为了正确地认识文化的本质而提出的关键性的假设,以便进一步验证。这种基本假设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实际上决定着企业群体成员的感觉、思考与理解方式。研究企业文化,需要将这些无意识的基本假设带回意识之中,通过研究人员与群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揭示这些假设。
(2)特定的群体
一个特定的群体是由这样一些人组成的:
①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较长,以共同分担一些重要问题;
②他们有机会解决这些问题,并能观察问题解决以后的效果;
③他们接受新的成员。
一个群体如果在生存发展中具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其成员能够保持一定的均衡性或稳定性,又能共同分享这些经验并向新成员传递,这个群体就拥有一个坚定而又极有特色的文化,即有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