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青岛科技大学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管理(同等学力加试)之战略管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股权有偿转让

【答案】股权有偿转让又称股权有偿协议转让,是指企业根据股权协议价格,受让日标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从而获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并购行为。股权有偿转让的对象一般是国家股和法人股及其配股权。其形式又可分为并购性股权有偿转让与非并购性股权有偿转让。并购性股权转让是指股权转让后,企业对目标公司具有控制权。非并购性股权转让是指企业的主要目的是投资,而不是控股。股权有偿转让的特点是:

(1)股权转让一般是善意并购,在并购前要征得目标公司的同意;

(2)股份出让方的主要目的是兑现非流通股,减少公司负债,调整投资方向与投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3)股权转让的关键是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

2. 企业文化积累

【答案】企业文化积累是指企业文化特质的保存以及企业文化新特质不断增长的发展过程。企业文化不是某一时、某一点而一下产生的,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连续传递、积累的产物。企业原有的文化特质经过积累不断沉淀下来,凝合为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传统,不断形成自身的特色,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企业文化新特质的不断增加过程也是企业文化不断积累的过程。企业文化新特质包括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文化,也包括通过文化交流,吸收异质文化中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成分

3. 基础要素

【答案】基础要素是国家竞争优势中要素享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和人口等。

4. 纵向整合

【答案】纵向整合又称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它包括向前一体化战略和向后一体化战略。向前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进一步深加工,或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的战略。向后一体化战略则是企业自己供应生产现有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纵向整合有以下优点:向后一体化战略可使企业能对所用原材料的成本、可获得性以及质量等具有更大的控制权; 当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能获得较大利润时,向后一体化企业可将成本转化为利润; 向前一体化战略可使企业能够控制销售和分配渠道,这有助十消除库存积压和生产下

降的局面; 当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经销商具有很大毛利时,通过向前‘体化战略企业可增加自己的利润; 从规模经济中获益; 扩大企业在某一特定市场或行业中的规模和势力,从而达到某种程度的垄断控制。纵向一体化的风险有:企业规模变大增大了退出障碍; 公司纵向规模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资和掌握多方面的技术,管理上的复杂化; 由于向前、向后产品的相互关联和相互牵制,不利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 可能产生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生产能力不平衡问题。

5. 合作型实施

【答案】合作型实施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的战略中选用的模式之一。在合作型实施模式中,负责制定战略的高层管理者启发其他的管理人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去考虑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问题。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案。高层管理人员的角色是一个协调员,确保其他管理人员所提出的所有好的想法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讨论和调查研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高层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听取来白基层的管理人员的意见,并将他们的意见加以综合分析,保证决策时所使用的信息的准确性,因此企业可以提高战略实施的有效性。合作型实施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6. 竞争战略

【答案】(基本)竞争战略是指无论在什么行业或什么企业都可以采用的竞争性战略。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竟争战略》一书中,把竞争战略描述为:采取进攻性或防守性行动,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对付五种基本竞争力量,从而为公司赢得超常的投资收益。波特在书中提出了只种基本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重点集中战略。

7. 战略计划

【答案】战略计划是指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规定在3到5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经营目标的一种长期规划。在战略计划中,企业一定要经过企业经过远景分析、竞争分析、战略组合分析以及多种经营分析等战略分析以后再做决策。战略计划是战略管理的“脊梁”,支持着整个战略管理。战略计划对战略管理的作用体现在:

(1)战略计划是指导战略管理的重要过程;

(2)战略计划是所有管理人员的职能。

8. 直接出口

【答案】直接出口是指企业把产品直接卖给国外的客户或最终用户,而不是通过国内的中间机构转卖给国外顾客。直接出口要求企业有自己的国际营销渠道,有专人负责出口营销的管理工作。直接出口投资较大、风险较大,但潜在的报酬也较高。直接出口的形式有:企业驻外办事处; 建立国外销售子公司; 直接卖给最终用户; 国内出口部; 企业从事直接出口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对调整经营战略、占领国际市场、树立企业的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直接出口要求企业投入的资源多,对企业内部专业人才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比间接出口高得多,因此,

直接出口的风险较人。

二、思考题

9. 探讨低成本战略的使用条件与不足。

【答案】低成本战略,又称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里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成为行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战略。低成本战略的使用条件与不足具体如下:

(1)低成本战略的使用条件

①企业要获得成本优势,就必须使自己的价值链的累积成本低于竟争对手的累积成本。通常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达到这一目的:

a. 要更好地管理企业价值链各种活动的成本因素,比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开展内部价值链活动。

b. 改造公司价值链,省略或跨过一些高成本价值活动。企业需要考虑持续投资和增加资本、提高科研开发与制造的能力以及市场营销手段等问题。

②在实践中,成本领先战略要取得显著的效果,还要考虑到其他条件。

a. 企业所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b. 该行业所有企业的产品是标准化的产品;

c. 大多数购买者以同样的方式使用产品;

d. 产品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

e. 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等。

如果企业的环境和内部条件具备这些因素,企业便可以实施成本本领先战略。

(2)低成本战略的不足

低成本战略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如果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过强,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就有可能处于不利的地位。具体如下:

①竞争对手开发出更低成本的生产方法

竞争对手运用新技术或更低的人工成本,形成新的低成本优势,使得企业原有的优势成为劣势。

②竞争对手采取模仿的方法

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竞争优势时,竞争对手往往会采取模仿的方法,形成与企业相似的产品和成本,给企业造成困境。

③顾客需求的改变

企业如果过分地追求低成本,降低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会影响顾客的需求,结果,适得其反,企业非但没有获得竞争优势,反而会处于劣势。企业在采用成本领先战略时,应注意这些问题,及早采取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