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代企业管理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知识管理的含义和包含的范围是什么?

【答案】(1)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达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特定问题的理解。

(2)知识管理的范围

①目标与过程相结合。在企业中,知识可以被看作目标,这个观点强调人们进行知识管理的方法。把知识当作目标可以导致管理者关注诸如数据库、数据仓库等知识存储机制。从这种观点出发,人们管理知识时偏重识别、收集、组织、储备知识。另一种观点把知识看作过程,即由知识的分享、学习、沟通等活动组成的动态过程。把知识看作过程超越了静态观点,是在接受“知识是组织的重要资源”这一观念的基础上做出的发展,认为知识可以动态地演化,个人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都可以通过媒介相互传播知识。

②行为与潜在价值相结合。对知识管理也有区分:行为和潜在价值。前者偏重知识存在组织的行为中,即物理的或社会的对象中,如技术、常规、标准操作规范、蓝图、产品、过程、数据库,甚至组织的地理布局,这种观点强调知识的实证性质。后者强调知识是为组织创造新则一富的一种可能。

③对信息的管理与对人的管理相结合。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是沿着两条线进行的:一条是把重点放在信息管理上,因为信息是知识的载体,通过对信息内容和信息工具的管理来实现知识管理。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大都具有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背景,他们致力于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工具方面的研究。另一条主线则是把重点放在人的管理上,研究者大都是具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专业背景的人,他们着重研究人的行为、技巧和思维方式。

2. 怎样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答案】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1)资产价值基础法资产价值基础法是指通过对目标企业的所有资产进行估价,从而确定目标企业价值的方法。根据资产估价标准的不同,资产价值基础法可分为以下三种:

①账面价值法。指当目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出售时,以目标企业的账面价值为基础,对有关项日作必要调整,得出目标企业的净资产价值并作为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的主要依据。

②市场价值法。指将股票市场上与目标企业经营业绩相似的企业最近平均实际交易价格作为估算参照物,或以企业资产和其市值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对目标企业进行估值。

③清算价值法。一般是在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己经丧失增值能力的情况下的价值评估方法。清算价值是指在企业出现财务危机进行清算时,把企业的实物资产逐个分离而单独出售的资产价值。

(2)收益法

收益法是指以目标企业的每股收益和市盈率为基础确定其价值的方法,也称为市盈率模型或收益资本化法。

运用收益法时,关键是确定两个指标:一个是预测的净可保持收益; 另一个是标准市盈率或资本化率。

(3)贴现现金流量法

贴现现金流量法是贴现模式的一种,贴现模式来源于现值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企业的价值取决于企业的“未来利益”,“未来利益”按某一折现率折现的价值总和就是企业的价值。“未来利益”可以是未来的现金流量,也可以是未来的净收益。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的方法称为贴现现金流量法; 将未来的净收益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的方法称为贴现收益法。

3. 运营资金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进行运营资金管理?

【答案】(1)运营资金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①现金管理的目标企业现金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做出抉择,以获得最大的资产效益。

②最佳现金持有量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主要有两种方法:成本分析模式和存货模式。

③现金收支管理

现金收支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现金使用效率。为达到这一目的,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力争现金流量同步; 使用现金浮游量; 加速收款。

(2)进行运营资金管理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明确资金管理的目标;

②确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

③做好现金的收支管理工作。

4. 什么是企业并购? 如何对企业并购加以分类?

【答案】(1)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合称。通常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资本运作活动。兼并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有价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资本运作行为。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或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权或资产,以获得对该公司控制权的一种资本运作形式。

(2)企业并购分为兼并、收购、标购、接管、分立、剥离等几种。

5. 企业如何创建适合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

【答案】创建适合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的方法:

(1)学习型企业文化

①强调“终身学习”,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

②强调“全员学习”,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提高各类人员的创新能力;

③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如计划、执行、控制等环节;

④强调“团体学习”,企业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而且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

(2)共享型企业文化

①要求企业管理者积极为企业营造全员共享知识的氛围;

②要求企业有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

③要求各方放弃传统的竞争观念,树立以合作促竞争、以竞争促合作的关系,实现双赢; ④要求企业中的个人创新活动与团队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团队精神能够鼓励个人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⑤积极倡导在拥有不同知识结构的成员之间进行知识共享与交流。

(3)创新型企业文化

①建立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机制与环境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激发创新热情与创新思想的必备条件。

②营造适宜知识创新的环境,企业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是企业知识创新不断获得成功的关键。